成渝经济网

科技创新没有失败
2017-03-01 20:02:17    作者:俞芾琰      来源:重庆日报     

俞芾琰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这已是当下中国的社会共识。但在具体实践中,创新潜在的不确定性风险又让一些人犹豫不决,直呼“不创新等死,创新是找死”。言下之意,创新固然重要,可一旦失败,所有努力归零,后果不堪设想。这种担忧有其合理成分,但也反映出对创新规律的理解不透、把握不准。其实,在科技创新领域,根本没有失败这一说。

众所周知,创新从来就不是一条平坦的康庄大道,每前进一步,都要克服诸多困难和挑战。历史上,创新受挫的案例也屡见不鲜。但创新本身就是一个反复试错、不断纠错直至找到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挫折原本就是创新活动的一部分。爱迪生在成功发明白炽灯之前,遭遇了上千次挫折。屠呦呦经过近200次试错,才找到了有效提取青蒿素的方法。失败是没有达到预期目的而彻底放弃,挫折是前进途中遇到了阻碍。两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究,历来都是在挫折中前行,在困境中突破的。每次挫折,都是一次“量”的积累;每次挫折,都是为“质”的突破奠定基础,不能因为遇到了挫折,就简单地判定为失败。

科技创新并非“闭环电路”,不存在所谓的“固有路径”,一些看似失败的探索,有时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忘记清洗细菌培养皿,本是操作失误,却因此发现了青霉素。美国科学家格雷特巴赫在测试心跳记录仪时,错把1万兆欧的电阻器装成1兆欧,阴差阳错地发明了心脏起搏器。这些发明发现看似“意外”,但必然寓于偶然之中。偶然固然幸运,但在黑暗中探求必然,却是创新活动的一种常态。其间历经的每次挫折,都是向理想王国迈出的一步。坚持走下去,离最终目标就越来越近。因此,在创新探索中浅尝辄止、遇难而退,是不符合创新规律的。唯有迎难而上、愈挫愈勇,才能豁然开朗、柳暗花明。

科技创新的规律,决定了对创新活动必须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厚植宽容挫折的社会文化土壤。对创新所需的时间要多一些耐心,对创新中遇到的挫折要多一些宽容,不能急于求成,总想立竿见影。创新有其自身的规律,取得突破的必然和偶然的“钥匙”并不完全由科研人员所掌控,所以,要给科研人员以更多的信任,相信他们能够找到那把“钥匙”,能够成事。给科研人员一点“愣神”的时间,让他们静下心来思考和琢磨,是对创新活动最大的支持。对创新的物耗和投入也要保持一份淡定,必须要算好经济大账,不必斤斤计较。创新活动是要付出一定成本甚至代价的。如果整天担心资金“打水漂”,让研究开发处在捉襟见肘的状态,就不具备找到那把“钥匙”的条件。对创新活动评价也要体现科学性和灵活性,不能仅以最终成果论英雄。结果固然关键,过程更寓精彩。没有过程,哪来结果?因此,要对取得阶段性成果的科研活动以更多的鼓励,这种鼓励带来的往往是意想不到的突破性进展。当然,创新活动是十分严谨的,科研人员应该有担当精神、风控意识和成本概念,努力优化技术研究线路,把风险控制到最小,把成本压缩到最低,决不能把容错免责当作盲目蛮干的“挡箭牌”。

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创新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新赛场,谁主导创新,谁就能主导赛场规则和比赛进程。此刻,尊重创新规律和市场法则,构建宽容的社会心态和保障机制,给创新者卸下包袱,让创新的源头活水充分涌流,就显得尤为重要。

责任编辑:张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