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力社保局局长、党组书记陈元春。记者 李幸 摄
“能力有大小,术业有专攻”。要衡量一个人的专业技术水平,我们常用到的一个标准就是“职称”。随着职称制度改革战打响,如何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为人才创新创业松绑,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就此,重庆日报专访了市人力社保局局长、党组书记陈元春。
职称改革更注重“三倾斜”
据悉,在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这是一项涉及5500余万专业技术人才的重大制度改革。
“职称改革重点就是要破除过去民营国营、身份学历、岗位限制等障碍。这一轮职称改革重点有三个倾斜。”陈元春介绍,一是向科技创新人才倾斜。改变科技人才评价标准单一、偏于理论研究的倾向,加大了创新成果的指标权重。“举例来讲,搞科研创新的,过去都是要求他们必须有论文有学历,现在更注重他们在业内的认可,尤其是自己科研成果所占的比重。”
二是向企业人才倾斜。企业人才申报评定高、中级职称不受单位所有制、岗位和评审通过率限制。
三是向基层人才倾斜。建立了乡村学校全科教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等基层人才评价机制,实行“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组建专门评委会,制定专门的评价标准,完善服务基层最低年限、离开基层后职称转评确认等政策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长期在乡镇基层单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本科10年、大专15年、中专20年,可不受岗位和学历限制申报评定高级职称,并使用特设岗位聘用;乡镇基层单位引进具有高中级职称的人员,到岗即聘;乡镇基层引进的全日制高校毕业生,可提前或直接初定职称。”陈元春说。
为专业人才开通绿色通道
改革职称制度就是要让职称更紧密地匹配真才实学,激发人才创业创新,让职称不是限制人才的“紧箍咒”,而是带动其发展的“一片帆”。
民营科技类企业家朱明跃就是获益者之一。过去企业家评职称可是天方夜谭,可几个月前,“猪八戒网”创始人朱明跃被有关部门评为正高级工程师。作为一个从未评聘过职称的民营企业家,朱明跃之所以能直接获得正高职称,得益于此前我市为特殊人才开通的职称评定绿色通道。
陈元春介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重庆实际,对特殊人才、海外人才、博士后3类人才,开设了绿色通道。这3类人才通过本人申请,不用遵循从初级、中级到高级的顺序,可以直接评定中级或高级职称。
分类细化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是“指挥棒”,决定着人才今后的努力方向。我市从去年开始,分类细化评价标准,分类设置各专业高中级资格申报条件。
“职称外语考试设立20多年来,一直面临‘拦路虎’‘敲门砖’等质疑。”陈元春说,在一些地方和单位,职称外语和计算机考试有时反倒成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羁绊。今后,我市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考试不作统一要求,不把这两项成绩作为评定职称的限制性条件。如果用人单位需要评价外语和计算机水平的,可自主评审。
此外,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职称评定,将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倾向,科学、客观、公正评价专业技术人才。“我们要求注重靠实践和贡献评价人才,分层分类设置论文条件,体现出差别化要求。比如,对高校、科研单位、医院从事科研的工作人员的论文条件要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对在农村基层、艰苦边远地区和民营企业工作的人员,不作论文要求,并相应提高其履行岗位职责的实践能力,克服职称评审唯论文倾向,鼓励‘把论文写在大地上’。”陈元春表示,今年内,各个行业评定职称要求的论文数量详细标准将会出台,相关人员可对照执行。
在陈元春看来,用好人才评价“指挥棒”,能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让作出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