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网

江山青峰耸缙云 云来舒卷目缤纷 ——古诗里的北碚
2017-06-28 09:21:11    作者:李星婷      来源:重庆日报     

                       

缙岭云霞是诗人笔下的最爱。北碚区文化委供图

    北碚区背倚缙云山,面朝嘉陵江,因有巨石伸入嘉陵江中,曰碚;又因在渝州之北,故名北碚。这里自古就是重庆进出川北的咽喉要地,在夏商时期为濮人(商周古民族)居住区,风景优美,自然人文景点众多,不少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众多诗篇。

    据目前能查到的资料统计,自唐代开始至清末,共有48位诗人曾经路过或在此居住,留下了关于北碚的诗作80余首。

    陈子昂所作是描写北碚的第一首诗吗?

    “东岩初解缆,南浦遂离群……路转青山合,峰回白日曛。奔涛上漫漫,积水下沄沄……”

    大约公元684年,唐代著名诗人陈子昂在武则天召他进长安做官,途经嘉陵江小三峡(古称巴峡、东阳峡)时,写下了《入东阳峡与李明府舟前后不相及》一诗。

    这首诗,是目前北碚区能搜集到的最早描写北碚的诗。

    “古时,蜀国人如果要出川,除陆路外,从合川经北碚至朝天门的嘉陵江,是唯一的水路。”西南大学文学院讲师赵天一告诉记者。

    从合川区境内的沥鼻峡开始,加上北碚区境内的温塘峡、观音峡(合称嘉陵江小三峡),正是这水路中的一段。

    江水奔腾,旋涡叠生,峡壁两岸悬崖挺立,犹如刀凿斧削……近日,记者来到温塘峡入口处。

    1300多年前,曾写下千古名句“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的大诗人陈子昂,见到这样的景象后,在《入东阳峡与李明府舟前后不相及》一诗中,写下了“奔涛上漫漫,积浪下沄沄”“孤狖啼寒月,哀鸿叫断云”的诗句。

    “这是目前我们发现的最早写北碚的诗。”今年87岁、曾负责编纂《北碚诗词》一书的北碚区原地方志办工作人员李萱华告诉记者,上世纪八十年代,北碚区地方志办启动了《北碚诗词》的整理工作。

    《北碚诗词》最终确定了从唐代至1949年前113位诗人留下的关于北碚的270余篇诗作。其中,在辛亥革命以前,有48位诗人留下关于北碚的诗作80余首。清代为创作高峰,共有27位诗人创作了40余首有关北碚的诗作,约占总量的一半。

    “古代巴渝几经战乱,很多史料散佚。”李萱华说,作为交通要冲,先秦至隋朝的北碚可能还会留有不少诗作,只是难以查找而已。

    缙云山是诗人笔下出场最多的地方

    北碚自然风光秀美,嘉陵江小三峡、缙云山、北温泉……这些著名的风景名胜,均是诗人笔下的“热词”。

    “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十日三千里,朗行几岁归。”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巴水歌》里,对出川要道嘉陵江小三峡湍急水流的描述。

    “江山青峰耸缙云,云来舒卷目缤纷。有时酿作光华日,九十九峰都不醉。”这是清代诗人王尔鉴在《望缙云山》里对缙云山的咏叹。

    “两崖环抱法王居,峡邃林深静有余。几个长松巢野鹤,一池温水跃神鱼。”这是明代诗人刘道开对温泉寺(今北温泉)美妙景致的诗吟。

    那么,古诗中对北碚关注最多的地方是哪里?缙云山首屈一指。

    在《北碚诗词》中,对缙云山描写的诗作最多,有近30首。“‘缙,赤色也。’缙云山因山间霞云姹紫嫣红,五彩缤纷,故名缙云山。”北碚区旅游局副局长李绚介绍,《重庆府志》描述的“巴渝十二景”,其中之一就是缙岭云霞。

    因此,缙云山的云霞是诗人们最偏爱的对象之一。

    王尔鉴有诗云:“蜀山九十九,萃此九峰青。霞罥悬丹嶂,云开列翠屏。光华歌复旦,肤寸遍沧溟。更孕巴渝脉,人文毓秀灵。”

    周绍缙、姜会照、王梦庚等诗人,均写过题目同为《缙岭云霞》的诗篇。“仰望缙岭霞,上带赤云彩”“云来山掩云如失,云去山空影似留”“朝晖状万千,暮彩散余绮”……缙云云霞的奇妙变幻在诗人笔下得以生动呈现。

    “巴渝第一状元”是否真的中过状元

    从狮子峰左侧下行,记者来到千年古刹缙云寺。在其西北面的古井旁,竖着宋代文学家冯时行的雕塑。

    有史料显示,冯时行是宋徽宗宣和六年恩科状元,蒲国宝则是重庆境内宋代继冯时行后的又一名状元。

    清代诗人周开丰曾就此写下《双状元碑》一诗:“巴国当南宋,冯蒲两状元。遗徽存石碣,可复继高蹇。”意在褒扬两名状元的才华,激励后世向他们学习。然而,关于冯时行是否真的中过状元,古今学术界一直有争议。

    据《重庆市北碚区志》记载,冯时行少时曾在缙云山求学,1124年考中进士,此后,历任奉节尉、江原县丞等官职,后因力主抗金被贬,“坐废十七年后方重新起用”。在被贬的这些年里,冯时行重返缙云山,在山下的梁滩坝(即状元碑)开办学堂,“结庐授课”。

    隐居山林的十余年间,冯时行著有《缙云文集》43卷。《忆渊明二首》《见雪》《竹枕》等见于《缙云文集》中的诗文,大多描述了他与朋友的交往和日常生活。这些诗篇,使缙云山名声更盛。

    然而,虽隐居山中,诗人却依然心忧抗金之事。他在《春题相思寺》一诗中的“相思思底事,老大更无心”,就表达了其忧国忧民之情。

    “在《宋状元录》中,没有关于冯时行中状元的记载。《四川通志》也记载,清朝大学士纪晓岚曾作过考证,称冯时行是北宋进士,排92位。”李萱华告诉记者,冯时行是对百姓“有惠政”的父母官,老百姓也十分敬仰他的爱国行为。“因此,即使冯时行当时不是状元,但民间也尊称他为‘巴渝第一状元’。”

    《巴县志》记载,明代万历元年,官吏胥从化在缙云山山麓梁滩坝立碑,碑上镌刻“状元乡”三个字。如今,碑石由于修筑公路等原因,已被凿毁铲去。

    “虽然昔日石刻不见,但‘状元碑’这个地名却一直沿用至今。”李绚告诉记者,古代诗人在北碚留下许多动人的诗篇,值得好好挖掘利用。目前,北碚已全面启动缙云山—北温泉片区建设,拟到2030年将“缙云山—北温泉旅游度假区”建设成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度假区分核心区和保护区。”李绚介绍,核心区东临澄江镇及其沿江金刚碑古镇,南倚温泉大道及其沿线区域,西接澄江联通璧山乡村公路璧北河岩滩段,北靠草街全胜村;缙云山及金刚碑沿线则作为保护区,将周边旅游资源点均纳入其中,并丰富乡村游等产品,打造旅游产业集群,让更多人领略到北碚区的自然和人文之美。(记者 李星婷 实习生 张蒙娜)

责任编辑: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