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将打造约13.6平方公里“成都文化中心”,其中核心区PPP项目投资约100亿元。
昨日下午,成都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了“2017年成都市PPP项目推介及与中国PPP基金深化合作”新闻发布会。会上宣布,成都已引入唯一的一只国家级PPP基金——中国PPP基金,在全国范围内创新采用“一揽子支持计划”方式深化合作。
市发改委副主任冯劲夫对外发布推介了78个新筛选出的PPP项目,总投资3209亿元。冯劲夫介绍,本次全市推介项目中,市本级项目16个,区(市)县项目62个,包括中优城市快速路及主干路改造项目、中心城区“宜居水岸”工程、“成都文化中心”核心区项目、淮州新城污水处理厂、成都国际足球中心等很多市民非常关注的工程项目。
“成都文化中心”
新定位:老成都、蜀都味、国际范
市建委副主任屈军详细地介绍了“成都文化中心”项目。
他表示,“成都文化中心”是成都千年城市中心,也是成都文化源点,位于成都市中心“二江环抱”区域,面积约13.6平方公里。区域内汇聚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剧院、体育中心等重大文体设施,东华门遗址的发掘,更为成都千年古城历史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此基础上规划建设的“成都文化中心”,是城市更新的标志性工程,是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是完善城市结构、优化城市形态、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举措,对于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世界文化名城具有重大意义。
屈军说,该片区是中优的先行区、起步区、示范区,未来将建成以天府文化为特质、以新型业态为载体、文商旅相融合的城市核心功能区,该区域将突出“文化+”导向,以“三增三减”为手段,实现“老成都、蜀都味、国际范”的新定位。“成都文化中心”核心区(PPP)项目投资约100亿,建设内容包括东侧东华门遗址公园建设、西侧的城市公园建设、核心区市政道路改造、地下空间建设以及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大楼改造和相关配套工程等,“实施面积约563亩”。
将引入社会资本
打造500公里天府绿道
屈军介绍,在推介项目中,“锦城绿道”也是群众非常关心的项目。项目将围绕环城生态区建设的锦城绿道,以绿道为主线,以生态为本底,以田园为基调,以文化为特色,以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为目的,建设开放式、多功能的环状生态公园。
具体内容为“5421”体系,即:5百公里天府绿道,4级配套服务体系,具体为16个特色小镇形态的一级驿站、30个特色园区形态的二级驿站、170个林盘院落形态的三级驿站、若干亭台楼阁形态的四级驿站,20平方公里水系格局,系统实施水环境整治和水系修复工程,重塑河流、湖塘、湿地、沟渠构成的天府平原“西渠网、东湖塘”水系格局,100平方公里生态景观农业区,计划建设总投资约415亿元。
屈军介绍,中心城区“宜居水岸”工程具体的工作内容包括系统治水、水岸三通、水岸景观提升等。按照中心城区“宜居水岸”工程实施方案,市级示范项目西郊河综合改造工程全长7.4公里,起点为槐树街,终点为二环路西一段清水河桥,涵盖西郊河、干河、南河、浣花溪四条河道,串联宽窄巷子、杜甫草堂、青羊宫、浣花溪等历史文化街区。工程计划2017年底基本建成,2018年6月全面竣工。项目采取EPC一体化建设,总投资约1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