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网

全力推动龙江文化走向繁荣
2017-08-31 09:59:11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由黑龙江省评剧艺术中心创排的大型评剧《千里沃野》取材于真实事件,讲述了薛燕为回报家乡、回报黑土地,放弃了优越生活,与村民自筹资金组建“联丰现代农业合作社”,闯出一条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规律新路的故事。该剧自2015年首演以来在黑龙江省内演出多场,获得广泛的赞誉。图为《千里沃野》剧照。  本报驻黑龙江记者 张建友 摄

中共黑龙江省文化厅党组

5年来,黑龙江省文化部门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特别是两次对黑龙江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文化部和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立业、以文兴业,着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艺创作生产体系、文化产业发展体系、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对外文化交流体系,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撑和保障。

一是艺术创作生产呈现良好态势。黑龙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出作品、出人才、出效益”为目标,把创作生产作为中心环节,着力打造舞台艺术精品,努力推动文艺创作繁荣发展。先后推出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重点剧目58部,有30部剧目和一批美术、舞蹈、杂技项目获得国家级奖项,35个项目被列为国家艺术基金扶持项目。龙江剧《鲜儿》、舞蹈诗剧《鹤鸣湖》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京剧《月照塞北》等多部剧目获文华奖,《大湿地》等3部剧目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先后与中戏、国戏等名校合作培养艺术骨干和紧缺人才497人,艺术职业教育培养学生2528人,一大批青年专业艺术人才承担重任,李雪飞、马佳获中国戏剧梅花奖。35项艺术科研项目入选国家级艺术科研课题,填补了黑龙江文化领域国家级课题空白。2015年以来,在哈尔滨市和重点旅游景区策划了覆盖全年的“欢乐冰城”“迷人夏都”系列驻场演出,年均演出1500场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成。黑龙江坚持以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重点,着力实施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5年来,累计投入39.7亿元,新建和改扩建73个市县两级文化场馆,新建90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完成2604个中心村文化室设备配置和文体广场建设,以及317个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为1861个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文化活动室)和314个贫困村配置了文化设备。在全国率先开展了“边疆数字文化长廊”建设工程,建设数字文化服务点和数字文化驿站1038个。全省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全部实现免费开放,年均举办各类展览和文化活动近5000场,惠及城乡群众2000多万人次。组建文化志愿服务队1894个,注册文化志愿者3.5万名,常年开展“城市之光”“金色田野”“送欢笑到基层”“农民文化节”“社区文化艺术节”等群众文化品牌活动。2016年创造性地开展了“结对子、种文化”文化惠民活动,共培训基层文艺骨干20多万人次,先后有2名文化志愿者获得年度中国文化馆十大榜样人物,戏剧小品《一定要找到你》获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

三是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黑龙江立足特有的文化资源,以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为牵引,积极推进文化资源与相关产业紧密融合发展。

责任编辑: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