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下午,“第36届青春诗会诗丛”首发式在京举办。《诗刊》社主编李少君出席、致辞,并与外研书店总经理付帅共同为“第36届青春诗会诗丛”揭幕,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杨庆祥对话王二冬、苏笑嫣、王家铭、蒋在四位“青春诗会”诗人,畅谈各自的新诗集并分享“青春诗会”的收获,往届优秀学员代表段若兮、刘汀、吕达、林珊、马泽平、徐晓、周卫民、朴耳也莅临现场,朗诵了他们的代表作。
“青春诗会”是中国诗歌界的品牌活动,被誉为中国当代诗坛的“黄埔军校”,一代又一代青年诗人从这里走出,并成长为中国诗坛的代表人物。今年10月,“诗歌海岸·青春霞浦”第36届青春诗会启动仪式在福建举行,随后《诗刊》社与长江文艺出版社合作推出“第36届青春诗会诗丛”。
李少君在致辞中表示,“青春诗会”为何能在短短40年间产生如此重大影响、成为诗坛繁荣的一种象征?这正是出于中国文化对创新和创造性新鲜力量的认同和肯定,年轻人永远代表着创新和未来,“青春诗会”象征着诗歌新的出发点。这一届青春诗会诗丛首次推出精装本,也是第一次举办首发仪式,随后还将在全国各地举办系列分享会,以表示对诗歌创新和探索的大力推动。
在对话环节,第36届青春诗会代表诗人分享了各自诗集的出版始末。他们表示,诗歌给予了他们生活的力量,记录了他们对自由的向往、对爱的渴望、对虚无的抵抗。今年走进霞浦的时候,他们为自己是一个诗人而感到由衷骄傲,这是一种诗意给予的人性闪耀的光芒,在今后的写作中会把这种力量和情谊传递下去。
作为前辈学员,杨庆祥称赞了新一届学员的蓬勃朝气。他认为,“青春诗会”眼界开阔,从第一届推出顾城、舒婷开始,这些年持续向诗坛输送了杰出的诗人,为当代诗坛开拓了巨大的可能性。
往届的诗人代表上台朗读并分享自己的诗作与创作心得。杨庆祥分享了《给你我的心去活》,33届青春诗会学员段若兮分享了《蝴蝶》,34届学员刘汀朗读了《去天水》,35届学员林珊分享《新年书信:雅溪》,马泽平朗读的诗写的是家乡的“清水河”,徐晓的朗读表达了爱而不得的惆怅感,周卫民朗读《下雪了》。36届学员王二冬分享了描写故乡与母亲的诗《石榴红了》,苏笑嫣的《夜课听雨》记录了一个下雨天晚间课堂的分神,王家铭朗读了《山羊》,蒋在分享了回国之后所写的《我想起了你》。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