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由教育部、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大型公益活动“2017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在央视综合频道和少儿频道并机播出。成都女孩杨小婷、贵州的王泽盼、北京的黄海宁等10位普通少年从全国两千多人中脱颖而出,获得2017“十佳最美孝心少年”称号。
杨小婷的获奖并非偶然。正如为她颁奖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推委会委员、航天英雄杨利伟所说,“从她身上让我们看到了面对生活的坚韧态度”。这个患有白血病,刚满18岁的少女,从14岁起就帮妈妈照顾同样患有白血病的弟弟,在担起家庭重担的同时,依然不忘帮助他人。从去年至今,她每个月捐出自己收入的一半,用于帮助白血病儿童,已经坚持了14个月。
不让妈妈担心
做骨髓穿刺没哭过一次
杨小婷出生在高新区三岔镇的一个农家。2009年,10岁的杨小婷被查出患上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从那以后,妈妈辞了工作,养家的担子就全落在杨小婷的爸爸身上。“他爸爸也是靠打零工挣钱,每个月只有两千多元的收入,完全不够小婷在医院的花费。”杨小婷的妈妈付秀琼说。好在杨小婷所在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伸出了援手,大家组织义卖,为杨小婷治病筹集到了7万多元的善款。
“每隔两三个星期就要去医院一次,一次呆一个星期,那时候医院对于我来说就像监狱。”每次做骨髓穿刺的时候,为了不让妈妈担心,杨小婷都是一个人去做。做穿刺时人会很痛,但她一次都没有哭过,还对妈妈说“不疼”。
为了能给杨小婷做骨髓移植,2013年,在医生的建议下,父母生下了弟弟杨超。不幸的是,杨超和杨小婷的骨髓配型失败,弟弟在两岁的时候也被检查出患上了白血病。经过三年多的治疗,杨小婷已经康复。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杨小婷除了帮妈妈照顾弟弟,她开始在医院门口摆地摊卖玩具,在医院附近的餐馆做兼职,在医院血液科推销口罩。“我们卖的口罩比市场价便宜,也是想减轻病友们的负担。”
病房里的“知心姐姐”
坚持每月捐款200元
在弟弟住院期间,杨小婷经常去血液科的病房转悠。“看见有心情不好的小朋友,我会给他们讲故事、一起做游戏,用我的故事鼓励他们战胜病魔。”时间长了,杨小婷成为了血液科病房里小朋友们的“知心姐姐”。不仅如此,杨小婷还加入到了由痊愈后的白血病儿童组成的“生命小战士合唱团”,安慰患病的小朋友,并为他们筹款。
现在,杨小婷在金牛区的一家美容店里做学徒,每月有400多元的补贴。从去年起,杨小婷每月从挣来的补贴中拿出200元,用于帮助白血病患者。对于自己的举动,她认为理所当然:“当初我生病的时候,很多好心人伸出了援手,甚至没有留下名字。我弟弟生病的时候,周晨燕医生通过‘晨燕爱心帐户’帮忙筹了47000元,又通过网络众筹了7千多元。所以我想尽可能地去帮助比我家还要困难的人。”
四川省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儿科副主任、云公益医疗志愿者服务队骨干负责人周晨燕告诉成都晚报记者:“从去年夏天以来,我们收到了宝贝(杨小婷)的14笔捐款,一共2800元。”
对于未来的生活,杨小婷希望帮助家人尽快还清因姐弟治病欠下的钱,“有机会去读一所职业院校,然后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成都晚报记者 谭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