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满怀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冲刺世界城市的雄心,肩负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建强国家中心城市的担当,心怀为成都人民谋福祉的初心,成都发展的步履始终与国家战略同心同向、同频共振。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新时代成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推进乡村绿道和川西林盘建设,将对成都平原的乡村生活、历史文化、自然生态、产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市委推进乡村绿道和川西林盘建设,就是成都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的最新实践,就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成都提出的“要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继续走在前列、起示范作用”这一要求的具体行动。推进乡村绿道和川西林盘建设,不仅是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应有之义,更是对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积极回应。
只有城市与农村各美其美、和谐互补,美丽城市与乡村交相辉映、美美与共,才是真正的美丽中国。成都要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不仅要建设美好都市,更应建设美丽乡村。2003年6月,浙江在全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开启了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的村庄整治建设大行动,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推广浙江好的经验做法。成都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学习借鉴浙江经验,以乡村绿道和川西林盘建设为牵引,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绿道轴是公园城市的主体骨架,这个骨架一旦确定,公园城市的特征就基本形成,将成为公园城市整体形象的代表和对外宣传的名片。我们要坚持以绿道为轴,健全三级绿道网络体系,以绿道的优化完善提升公园城市的整体形象;坚持串点连线成网原则,推动绿道环湖、沿河、临街、绕山、穿城,将碎片、隔离、零散的生态板块整合成为相对完整的绿色空间系统;着力打造生态绿道、文化绿道、健康绿道、经济绿道、智慧绿道,推动各类生产要素集聚;增强经济文化扩散效应,加快建设美丽乡村与美丽城市交相辉映的大美公园城市。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西部区域最鲜明的特色和最大的比较优势。市委作出“西控”战略,是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生动实践。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实施“西控”的重大战略意义,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注重生态保护、形态塑造、产业培植、文化挖掘和人才招引,推动高质量发展、永续发展。
拥抱自然、呼唤绿色,是城市和乡村居民的共同心声。成都推进乡村绿道和川西林盘建设,最终是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当一个个“国际范”“天府味”的精品林盘次第花开,当一个个“绿道环”“公园链”“河湖网”由绿道轴串起联通,乡村居民将拥有沃野环抱、绿林簇拥、小桥流水般的良好环境,城市居民则有了更多“开窗见田、推门见绿”的好去处,畅享乡村绿道和川西林盘带来的诗意生活,就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