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战略定力,培育新兴动能,增强比较优势,提高治理能力,科学谋划好“十四五”发展、展望更长远的城市未来。
■加快建立与城市战略目标相适应的产业体系、与成都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动能体系、与人民需求相适应的公共服务体系和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城市治理体系。
本报讯 (记者 钟文) 10月14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听取专家学者对成都“十四五”发展的意见建议。他强调,“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将为成都带来新机遇、赋予新使命。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保持战略定力,培育新兴动能,增强比较优势,提高治理能力,科学谋划好“十四五”发展、展望更长远的城市未来,通过不懈努力、接续奋斗,加快迈入世界先进城市行列,更好服务全国全省改革发展大局。
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凤朝,市委副书记朱志宏出席。
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刘建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善同,西南财经大学教授杨继瑞,成都市经济信息中心主任李霞,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教授王学义,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其仔,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党委书记穆荣平,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教授陈光,戴德梁行华西区董事总经理张裕鹏,四川省社科院四川历史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谭继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柴发合,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罗哲等先后发言,围绕“双循环”新特征与内陆中心城市的新机遇、发挥新经济在新发展格局下的引领作用、疫情下全球供应链改变、天府文化的现代表达和国际传播、建设美丽公园城市示范区等主题作了交流发言,对成都“十四五”发展环境、战略目标、实践路径、政策创新等提出意见建议。
范锐平认真倾听、详细记录,不时与大家交流讨论,要求有关方面认真梳理,研究吸收到成都“十四五”规划编制中。他说,“十四五”是成都千载难逢、加快发展、大有可为的时期。希望大家聚焦“十四五”城市战略目标和使命任务,以科学的精神、求实的态度和全球的视野,提出更多具有前瞻性、操作性的意见建议,吸引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确保成都“十四五”规划更加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满足人民群众愿望、促进更高质量发展。
范锐平强调,成都要实现后发赶超,关键要着力推动结构调整和发展转型,加快建立与城市战略目标相适应的产业体系。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快构建开放型现代产业体系,集中优势资源和政策于有比较竞争优势的细分领域,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全面提升成都全球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
范锐平强调,要着力推动城市发展方式和经济组织方式转型,加快建立与成都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动能体系。要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消除环境约束和要素约束的瓶颈;拓展市场腹地,吸引高能级企业的布局;拓展产业链条,形成生态圈比较优势;拓展城市辐射边界,提高运作市场和运作资源的能力。要以建体系、强功能为目标,全力推进项目招引攻坚,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
范锐平指出,城市是承载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主要空间载体。成都已成为全国常住人口“第四城”,并且服务人口仍在继续增长,这给“十四五”时期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营造提出了全新课题。要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公园城市示范区为引领,持续推动城市发展理念创新和建设管理体系创新,加快建立与人民需求相适应的公共服务体系。要进一步创新营城理念、更新投资模式、营造美学空间、提高城市韧性,让每个企业、市民都能找到最为独特的生活空间,找到愉悦舒适的生活场景。
范锐平指出,秩序与活力是人类社会发展变迁的永恒动力,是社会发展治理追求的永恒主题。现代城市人口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多元,文化需求、消费需求多样。要加强对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特殊性、规律性的研究和认识,重构城市治理体系,加快建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城市治理体系。
市领导谢瑞武、苟正礼,专家学者代表和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