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召开的成都市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大会强调,生产性服务业是赋能先进制造、融通产业循环的关键力量。大会明确提出,要构建工业互联网、智能装备制造等典型融合应用场景,全面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和价值创造力提升。
也是在这一天,2020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开幕。武汉提出要以建设全国一流的5G网络为先导,以发展全国一流的5G产业为主体,以形成全国一流的产业应用为支撑,加速建设全国工业互联网的技术策源区、应用示范区和产业集聚区。
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两座同处中西部的副省级城市都不约而同地将工业互联网的应用提到了新的高度。工业互联网给实体经济带来了哪些改变?其典型应用场景有哪些?在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的深圳,又可以给成都新经济企业带来哪些启发?近日,一场以“工业互联 共创生态”为主题的2020成都新经济应用场景沉浸式沙龙在深圳举行,这也是沙龙首次走出成都,面向全国发掘场景案例,为成都场景营城提供解决方案。
本次活动由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委员会主办,新经济发展研究院iNED承办。香港特区政府投资推广署、澳门国际银行、深圳市工业互联网产业促进会、深圳华制智能制造技术有限公司、协创云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成都积微物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20余家企业、行业协会和投资机构共同参与了本场沉浸式沙龙。
促进供需对接
5大合作协议现场签约
成都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的重要“极核”,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布局中西部省份的重要选择。活动现场,深圳多家企业接过成都抛出的橄榄枝,携手成都各区(市)县,在蓉布局产业功能区,并寻求发展机遇,谋求共赢。成都市金牛区新经济和科技局与协创云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招引商务服务(深圳)有限公司(大湾区招引平台)、深圳前海立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成都市锦江区新经济和科技局与深圳市普渡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互联网学会签署了合作协议。
协创云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钟鹏飞表示,打开这次活动的文件包,简直就是个“大礼包”,虽然尚未到成都开展业务,但从需求清单里面都可以感受到成都的机遇;澳门国际银行代表则在采访中表示,本次活动不仅让自己对成都机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为粤港澳大湾区与成都在更多领域达成合作提供了可能。
“举办这次活动,就是要聚焦5G+工业互联网为新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与产业机会,进一步为传统制造业赋能。今天我们不仅是向深圳的优秀企业‘取经’,更是带着成都的场景与机会来‘赶考’。”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借助这个平台,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跨区域交流合作、拼船出海、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新开发格局,同时为两地的城市和企业释放更多的发展机会。”
探索应用场景
深蓉企业深度对话
《成都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紧抓工业互联网发展关键窗口,推动制造业“上云、用数、赋智”,建设面向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绿色食品等重点领域的专业化智慧工厂。为全面接触并体验工业互联网的新技术新应用带来的改变,本次沉浸式沙龙特别将参访地点设置在了富士康“柔性装配作业智能工厂”, 以期给参会嘉宾带来可感知、可阅读、可互动的场景体验。
在成都,智慧工厂的建设也给成都的新经济企业带来了应用场景。成都积微物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小强在现场路演中介绍道,公司参与建设的“钢铁大脑”将数据与工厂生产现场相连,从原材料到钢铁成品,各个生产环节的实时数据和变化一一呈现:“通过对生产各环节的各类大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再通过人工智能的算法和建模,为每一道工序找到最优方案,以降低原料投入,实现降本增效。”据了解,以炼钢和冷轧生产环节为例,通过“钢铁大脑”自动计算参数,可以减少浪费,每生产1吨钢,可节约1公斤以上钢铁料。
在成都,无论是加快建设国家先进生产性服务业标杆城市,还是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场景都是其中的关键词。“与其他城市相比,成都推动新经济发展,最明显的特征是‘场景’供给。”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在活动现场表示,为加大机会清单应用,实施精准服务,推动政府企业两端供需信息精准对接,成都积极打通“项目找到投资、产品找到市场”的通道。截至2020年10月,成都已发布8批次清单共2800余条供需信息,1400余条信息实现精准匹配,300余项政策或产品、140余亿元融资需求相继落地。
本报记者 程怡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