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不负韶华争朝夕 万众一心加油干
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在重庆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重庆日报讯 2019年12月31日晚,辞旧迎新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新年贺词。2019年,我们用汗水浇灌收获,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2020年,初心和使命将成为我们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不竭动力。温暖而厚重的新年贺词,吹响了2020年的冲锋号。聆听了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我市干部群众心潮澎湃,倍感振奋。
“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专门提到,嫦娥四号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登陆月球背面。这其中,由重庆大学牵头承担研制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项目,随嫦娥四号升空并在月球上培育出人类种植的第一株植物嫩芽。”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生物科普试验载荷总设计师、重庆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谢更新激动地表示,全球正进入大航空时代,国家加快航空航天产业布局,重庆市也出台了《重庆市通用航空业发展行动计划》等一系列规划。“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让广大科技工作者倍感振奋备受鼓舞,大家定将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正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差的重庆长江电工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市场部外经室主任杨彪,通过手机同步收看了习近平主席发表的新年贺词。2019年,杨彪和同事们推动公司品牌在海外实力圈粉,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收获35个合同订单,国外客户不断走进来,公司产品和设备持续走出去,国际化水平日益提高,企业向产业链中高端市场稳步迈进。杨彪表示,“聆听了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我们心中更有定力,脚下更有动力,我们将继续为‘一带一路’建设增添更多生动样本。”
“习近平主席提到了2019年脱贫成就和今年的使命任务,这让身处扶贫一线的我很激动。”12月31日晚,仍在乡政府加班的奉节县平安乡向子村支部书记张代品准时聆听了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他告诉记者,向子村原来是个封闭、落后的小山村,脱贫攻坚以来村容村貌、基础设施都发生了巨大变化。2019年,村里通了关门山大桥,为老百姓新建了20多栋砖混房,新增了一条电力线路,整修了山坪塘,用水、用电、住房都得到了很好的保障。开了年,村里就要发展400亩甜玉米、60亩魔芋、120亩烤烟,加上已有的700亩木瓜,村里的粮经比将变为1∶9,老百姓也将从产业发展中获得持续增收的动力和依托。
“奋斗的征途上,每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都是我们前行的坐标。”巴南区李家沱街道党工委书记余炳友表示,2020年,李家沱街道将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实施城市提升战略,不断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大力推进“风清气正之地、第三产兴旺之地、山水美丽之地、资源聚集之地、和谐幸福之地”建设,有效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青年创业者、重庆芏科科技有限公司陈科霖表示,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自己将积极响应国家扶贫号召,参与到多个贫困乡镇的扶贫工作中,“我们将不断研发新型环保包装,为减少包装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而不断努力,用青春的力量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放眼神州大地,处处都有新变化新气象,这一点我感同身受。”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李代蓉说,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发展,老百姓常用的许多药品降价了,尤其是118个国家谈判药品纳入2019年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让肿瘤病人能够“早看病”“早治病”并“看得起病”。作为肿瘤防治工作者,李代蓉表示将践行医者初心,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双手托起肿瘤患者生命中的希望。
“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里说,许许多多无怨无悔、倾情奉献的无名英雄,他们以普通人的平凡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这增添了我勇敢追梦的动力,我是一名普通志愿者,2020年,我要与梦想前行。”大渡口区跃进村街道跃新社区居民冷华容说,自己的梦想是将志愿服务进行到底,将动员社区一半以上居民加入志愿服务,共同将社区建设得更美好。
(本报记者 李星婷 仇峥 颜安 王翔 李幸 李珩 张莎 颜若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