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准备过来!”“重庆机遇多!”
这两天,全国台企联会长、上海冠龙阀门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政宏的微信一直处于“繁忙中”。特别是他将“重庆成为全国第六个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的新闻转发到各个微信群后,许多台商、台企纷纷给他发来信息咨询相关事宜。
11月8日,第十四届“重庆·台湾周”活动在渝开幕,李政宏作为嘉宾出席活动,现场见证了重庆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和国务院台办相关负责人共同为“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揭牌。
合作区的设立,是本届“重庆·台湾周”众多成果之一。
随着大陆西部地区迅速崛起,台商“西进”大潮也乘势而起,重庆如今已发展成为台资企业在大陆西部聚集的重镇,3000余名台胞常住重庆逐梦、圆梦,将深沉的感情倾注在“第二故乡”。
截至目前,全市批准台资企业2011家,累计合同台资304.46亿美元,投资额1000万美元以上企业221家。2021年渝台贸易额超过640亿元人民币,占重庆对外贸易额的8%。两地的利益联结更加紧密,共同利益的基础更加牢固。
选择重庆——从“1”到“2011”
作为最早到重庆投资的台商之一,百吉集团董事长李文勋至今记得1989年他只身来到重庆考察时的情景:街道上汽车不多,只有两座跨江大桥,没有像样的大型企业,产品配套能力落后……
出乎所有人意料,面对当时经济仍显落后的重庆,李文勋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重庆投资!
李文勋看中的是重庆的广阔发展前景。
这一年,他成立了重庆百吉厨房用具有限公司,率先引入全自动大流量热水器。“百吉”成为台资入渝的第一个生产型企业,李文勋成为第一个入渝投资生产型企业的台湾商人。
“西部崛起的巨大机遇,是台商选择重庆的重要原因之一。”市政府台办有关负责人介绍,现在,重庆“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行千里·致广大”的人文精神,在岛内影响力与日俱增,带动大批台商台企西进发展,目前全市累计批准台资企业已达2011家。与此同时,对台工作相关部门因势利导,持续开展“引进来”“走出去”活动,加强与两岸企业家峰会对接沟通,持续举办台企西部行、“台资西移”考察对接等活动,每年吸引多个台湾经贸参访团前来。
特别是连续举办14届的“重庆·台湾周”活动,已成为两岸重要的综合性交流平台和渝台经贸交流合作的重要载体,共签约项目161个,签约金额达197.39亿美元,助推了我市内陆开放高地建设。
经济效益方面的考量,只是台商台胞选择重庆的原因之一。
“渝台两地渊源深厚,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天亲,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多年来,市政府台办紧跟时代发展脚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对台工作大政方针,持续深耕基层、深耕经贸、深耕人文,推动渝台两地往来人员数量从零星点点发展到成千上万,交流由探亲访友拓展到党际、经济、教育、文化、体育等各个领域,初步构建了全方位、多渠道、深层次的渝台大交流格局。
所以,从一开始就坚定选择重庆的不仅有百吉集团。
1999年成立的永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重庆先后成立多家子公司,参与了重庆大剧院、千厮门大桥、双碑大桥、环球金融中心等重庆大型工程建设,承建桥梁20座,共同参与工程建设1.5万千米。
重庆理想液化石油气实业有限公司创始人黄锦勋,当年带着液化气技术从台湾来到重庆创业。在重庆扎根后,黄锦勋又将亲人都带到了重庆。如今他儿子已在重庆结婚、生子,成为推动两岸交往的第二代人。
扎根重庆——从无到优
台商引进来,还要留得住,更要发展好。怎么做?
重庆的答案是,用心用情造福服务,推动台胞同等待遇落实落细。
“台胞的娘家,坚实的靠山”“台商的支柱,台胞的依靠”……市政府台办墙上的一面面锦旗和牌匾,是为在渝台胞台企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生动印证。
从1992年重庆市人民政府收到台商正式投诉始,市政府台办就设立工作机构,建立工作机制,努力维护在渝台商合法权益。重庆市台商投诉协调中心自1995年组建以来,协调处理全市涉台信访、台商投诉、台胞求助和涉台突发事件等案件1647件,结案率达99.82%,深受台商台胞好评。
同时,我市全面加强涉台法治建设,颁布《重庆市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条例》并进行3次修正,为促进渝台经贸交流合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多位台商表示,重庆提供的全方位“保姆式服务”是企业在重庆扎稳根的重要原因之一。
服务先行,政策跟上。
为深入贯彻落实各项惠台利民政策措施,重庆结合本地实际发布实施了《关于促进渝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渝台58条),进一步深化渝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打通惠台政策“最后一公里”。
在渝台58条中,有许多和科技创新相关的内容。
如“支持台湾同胞来重庆投资设立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企业并设立区域总部和研发设计中心,在投资、税收等方面与重庆企业享受同等支持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台资企业依法享受高新技术企业和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这些惠台政策,为台企进行技术研发和转型升级提供了政策支持。
永固集团就是受益人之一。在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重庆58条惠台措施等支持下,永固集团每年拿出营收的3%用于研发创新。
永固集团营运长林皇智感叹,借着惠台政策的东风,公司在重庆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过程。下一步,公司的目标就是将商品混凝土在重庆市场的占有率提高到20%以上,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利好政策下,将公司业务逐渐拓展到成都乃至全国。
做好服务的同时,各种平台也逐步健全起来。近年来,重庆先后建立了西永台资信息产业园、北碚台湾农民创业园、渝北台商工业园等7个涉台园区,倾情为广大台商打造投资平台。此外,还成立了重庆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加强指导、服务和帮助,发挥促进渝台经贸往来的桥梁纽带作用。
服务重庆——相辅相成
与老一辈台商主要从事传统加工制造业不同,科技型、成长型、创新型企业成为新一轮台商“西进”的主力,这些企业在发展壮大自己的同时,也为重庆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2019年履新重庆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的黄光志,是重庆理想液化石油气实业有限公司创始人黄锦勋的儿子。
1993年,黄锦勋来到重庆。2003年,黄光志来到重庆,如今他已成为“重庆女婿”,他的孩子也在重庆出生、长大。
从液化气罐起家,后来转型创建“年代厨卫”电器,现在又布局研发智能化厨电产品,重庆理想液化石油气实业有限公司的成长所折射出的,是重庆高质量发展之路的日新月异。
“企业的成长壮大很大程度得益于大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消费升级。”黄光志说,以前消费者花几千元买厨房电器觉得贵,如今破壁机、蒸烤箱、洗碗机等高档厨电产品正走进越来越多的家庭。
通过黄锦勋、黄光志父子接力奋斗,起步时只有几十人的液化气罐销售公司发展成为拥有600多名员工、年产值几亿元的企业,“年代厨卫”不仅在重庆站稳脚跟,还实现了辐射四川、贵州、云南等更广区域的目标。
2017年在重庆设立公司的邓鸿吉被称为“新台商”“二代台商”。邓鸿吉在重庆开设了一家创意发明培训学校,还与重庆北碚职业学校合作开设“创意发明与知识产权”专业招收学生。
邓鸿吉说,几年前他得知大陆开展全面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行动时,触动很大,因为他自己就是因智脱贫的典型代表。后来他来到大陆,希望将自身创意发明经验传授给更多学生,帮助更多学生改变命运,并培养更多优秀创意人才。
如今,邓鸿吉和他的培训学校已累计培训1000余名科技教师和3000名学生,举办30多场讲座,超过5000人受惠。
邓鸿吉说,他在重庆的工作成果已大大超出预期。“今天的重庆不再是过去老一代台商眼中遥远的西部内陆城市,而是充满活力的开放之地,在这里可以获得与全球同步接轨的事业和机遇。而我,也希望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这座城市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一点力量。”
掠影·渝台交流节点>>>
1989年
重庆首家台资企业金夫人婚纱影楼落户
2008年12月19日
重庆—台湾空中客运直航开通
2010年6月
两岸关系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在渝签署
2022年
渝台交流迎来第35个年头
数读·渝台经贸合作>>>
●投资
截至目前,重庆全市批准台资企业2011家,累计合同台资304.46亿美元
其中,投资额1000万美元以上企业221家
●贸易
2021年渝台贸易额超过640亿元人民币,占重庆对外贸易额的8%
●台湾周
“重庆·台湾周”活动连续举办14届,成为两岸重要的综合性交流平台和渝台经贸交流合作重要载体,共签约项目161个,签约金额达197.39亿美元
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周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