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重庆讯(刘广滨 吴军)从普通士兵到国家级技能大师,被评为2019年巴渝大工匠的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锻压工刘永刚用了35年时间,坚守在锻压一线,也用自己执着地努力诠释着什么是“工匠精神”。
图为扎根模锻生产第一线的技能大师刘永刚(重庆市总工会供图)
1984年刘永刚从部队转业分配到西南铝锻造厂 ,带着从部队“染”上的军人特质—冲锋与坚持,他扎根模锻生产的第一线,一干就是35年,完成了从普通士兵到国家级技能大师的完美蜕变。
6点钟闹钟,起床吃个简单的早餐,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这是刘永刚的日常,他总是第一个到车间的人。
重庆的夏日,高温难耐,可对于锻造工来说,比起室外的炎热,真正的考验却是工作过程中,需要近距离的守着400℃以上的模具,进行高温锻压。
一天的工作下来,刘永刚脸上满是油污,工作服被汗水浸湿了一套又一套,他却未曾离开,与工人们一起坚守一线,“炉前的操作精细严密,不能有丝毫之差,快三秒、慢三秒,都会使所制器具成为废品。”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努力,刘永刚从最基本工作干起,经过35年的摸索,如今的他面对操作台上涉及气压、水压、阀门、平衡等的70多个按钮,能做到闭着眼就知道具体位置在哪里,也因此练就在锻压直径长达几米的毛坯件时,能将误差控制在2毫米内的绝技。
作为一名模锻高级技师,刘永刚工作中承担的大多是国家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重点产品的生产研制任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在“神舟”系列航天用大锻件和大锻环的研制开发过程中,作为生产试制任务的骨干,刘永刚与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工艺研究,每天连班作业10小时以上。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在突破设备极限的基础上创下了5项历史性突破。
在新一代运载火箭用5米-6米级大型铝合金锻环生产试制过程中,刘永刚发挥敢打硬仗的军人本色,与工程技术人员一道,遇到工艺难题积极想办法出主意,通过工艺创新,成功生产试制出直径达6.12米的“亚洲第一环”,使研制周期缩短18个月,节省大型设备投资费用3000万元,确保了国家重点型号产品按期交货。
2018年12月,刘永刚同研制团队一道,再次将大型铝合金锻环的直径扩大至10米级,刷新了铝合金锻环的世界纪录,他个人还荣获第十二届“中华技能大奖”、第十三届“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等荣誉。
“锻压工作虽然辛苦,但我从未后悔选择这个职业。”刘永刚说。“每当我看到神州火箭发射、嫦娥飞船登天,想到他们的铝合金锻件材料有可能是我们生产试制的,我就非常的自豪!”
在带徒传艺方面,刘永刚毫不保留,经常与徒弟们探讨和交流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利用工余时间学习压力加工知识,亲自讲解和传授水压机操作要领,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和岗位练兵比武,为公司培养了大量的技能型人才。
“我当了一辈子的锻压工,带了许多的徒弟,年轻人希望得到认可和信任,培养的过程中,还是要以鼓励和夸奖为主!”刘永刚表示,“我希望在退休之前,能把我的经验全都交给他们,培养更多的优秀接班人,做好锻造工艺的传承。”
2013年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在西南铝锻造厂建立,以刘永刚为带头人,传绝技、带高徒,为企业培养技能骨干。
如今已经是锻压专家的刘永刚带了很多徒弟,经常与徒弟们探讨和交流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利用工余时间学习压力加工知识,还亲自讲解和传授水压机操作要领,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和岗位练兵比武,为公司培养了大量的技能型人才。他也在用实际行动践行并传承着“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