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重庆讯(刘广滨 吴军)参加5·12汶川大地震应急抢险,徒步进山搜集灾区一手地质资料;在暴雨中连夜勘察山体,组织撤离600多名山体滑坡危险区的群众;顶着烈日解决村民用水问题,一个月找出近200个适合打井取水的地点······这位用双脚丈量祖国每一寸土地,穿梭于江河湖泊、深山野岭的“地质医生”张天友,正用三十年风风雨雨书写着“大国工匠”的人生篇章。
右前二是“地质医生”张天友(重庆市总工会供图)
与天为友、与大地结缘、与山川江河为伴,风餐露宿、杖走天涯便成了地质工作者的常态。“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去哪里。一旦有地质灾害的发生,我们将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对于年过五旬的张天友而言,外出勘察要将身体保养好,才能不拖工作的后腿。
作为地灾技术的应急救援顾问和负责人,张天友常年奔走于各大抢险处置现场,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后,他和同事一起赶赴四川抢险救灾,徒步进入具有“地质科学迷宫”之称的龙门山,为确诊一处危险区域是否还有防范次生灾害,张天友在几近50°的陡坡上徒手爬坡,一失足便滚落了20多米,直到死死抓住一块石头,才发现下面是悬崖!“还好当时有惊无险,不过人还是吓了个半死。”张天友回忆那天,仍然心有余悸。“这差不多就是我们地质队员野外工作的常态,危险系数高,伤残伤亡事故多,稍不注意小命就没了。”
三十年职业生涯,张天友遇到的地质灾害远不止于此,2014年,地处渝东北的奉节县发生特大洪涝灾害,一夜之间阻断道路交通,就连水、电、信号也全部中断,整个奉节就有1300多处险情出现。“在抢险救灾过程中,时间就是生命!某块地形有无裂缝、群众是否需要撤离?都必须在短时间内做出最精准判断,一旦没把握住,后果将不堪设想。”张天友说。“那个时候,我们都是打着电筒摸黑去考察地形,每天天不亮就出发,困了靠在椅子上打个盹,晚上回驻地整理资料,一整都是一个多月,好在通过准确的预判,及时让居民撤离,才确保了槽木村、阳北村共161户637人的生命安全。”
预判地灾隐患、处置临灾险情,是每个地质人的首要任务,虽然看似果断决策,但在“防灾治灾”的背后,则是大量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的经验积累。作为607地质队的队长助理兼队副总工程师,张天友在单位也算一个名副其实的“老学霸”。“要想做好地质工作,就得学好相关领域的知识,只有’吃透’专业书籍,提升专业素养,才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到工作之中。”张天友这样说。
2012年,为取得国家注册岩土工程师资格,45岁的张天友又重新经历了“高考”,“记性不好,我就用笔抄,下班后,经常熬夜看书到凌晨。”张天友回忆,“虽说年龄大了,记忆力不如以前,但冲劲儿还在,因为只有拿到这个证,才算真正拥有行业鉴定的资格。”皇天不负有心人,张天友最终如愿以偿。
多年来,张天友不仅参与了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加固规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规范》《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爆破规范》等10余个规范的修编工作,还参加了生态环境重新构建、主城水环境破坏等重大课题的研究,主编的“不良地质场地勘察”,填补了重庆市在勘察技术规范中的空白。
张天友把自己的精力全部投入到地质工作中,靠着实干苦干和不断学习,很快成长为业务骨干。尤其是在水工环地质调查、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抢险、城市基础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优秀的成果。其中,“黄花园大桥石板坡立交桥NB匝道边坡勘察”项目获得了省部级优秀勘察二等奖;重庆江南机场岩土勘察,也为机场设计所需的地质详勘技术提供了资料和数据,其勘察成果还得到了业主及设计单位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