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重庆讯(刘广滨 吴军)因为心有所系,所以敬业勤业、精业乐业。在国网重庆南岸供电公司工作了30个年头的张毅,以其丰富的检修经验和对10千伏线路带电作业操作的深入研究,一步一个脚印成为我国带电作业领域的“百电通”和“多面手”,是当之无愧的大国工匠。
敢于带电作业的大国工匠张毅(重庆市总工会供图)
电力行业作为一个飞速发展的行业,不仅需要丰富的经验,还需要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所以电力人的每一天,从清晨到日暮,都是在紧张地研究、检修、探索中度过。
日出之分,张毅便早早起床赶往单位,路程虽不远,但一路上“脑袋瓜儿”不停“运转”。停电情况为什么出现?怎么检测线路故障?哪种检修方法能保证不停电作业?“想到这些,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一张饱满的画面,从线路检测具体到检修经手人,每一个细节我都考虑得清清楚楚。”张毅说。“对于从事电力行业的人,是不允许有一点纰漏的,因为一个小小的错误,将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张毅回忆起以前发生的事情,至今还觉得头皮发麻,“二十几年前,我奉命在变电站修变压器,为了防止零件被腐蚀,许多大型变压器基本都是浸在油里,所以当时检修的时候我几乎是在油里边游泳;还有一次,我在80米高的铁塔上安装避雷器作业,当退出作业地带的时候,整个人都被释放的电流弹了起来,当时要不是我下意识地抓了个东西,估计人已经不在了。”
为了让电力人少被电“打”,在小范围的损失下保证电路维修,确保市民用电。2014年,张毅编写了《10千伏旁路法不停电作业检修两环网柜之间电缆线路》和《10千伏架空线路临时取电给移动箱变供电》,填补了10千伏线路带电作业操作领域理论规范的空白,成为重庆市电力行业首创的行业操作指导规范。同时,首次为山区铁塔安装35-220千伏线路型氧化锌避雷器,结合西南地区山地地貌,创立“山地带电立杆法”,使每年供电量新增200余万千瓦时,停电时间平均减少3000多小时。
电力行业如此高危,张毅如何“弃军追电”?1986年,张毅高中毕业,热血澎湃的他觉得保家卫国才是男子最重要的事业,一心就想着入伍参军。后来因为父亲的一句“纵有家财万贯,不如一技防身”,便跟随父亲的脚步,进了电力行业,成为一个“追电”之人。1989年,张毅来到线路所检修班,跟着师傅边学边干,从简单的220伏到380伏,再到1万伏高压线……张毅一步一步尝试着带电检修。
随着带电作业的被认可,由张毅创建的 “张毅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在保持“传承绝技绝活、培育创新成果、培养技能人才”的思路上,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已经成为了高技能人才、高技术创新成果的“孵化”基地。
“才进入电力行业的时候,我就只知道按照师傅说的做,但从没想过为什么要这么做。后来每次作业我都尝试改进,有时为了弄懂一个原理,在新华书店一待就是一天。”张毅介绍,“现代工人的概念不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者,而是能够操作现代化机械设备的复合人才。”
十几年间,张毅除了要把每年立项的科技项目汇总起来,还要落实负责人,规定完成时间,使每个团队分工具体、清楚。“只有天天摸索,才能熟能生巧,通过理解和消化,实现创新和发展。”张毅告诉说。
为了将技术传给更多“电力人”,张毅主要采用“师徒结对”、“传帮带”、“技能比武”等多种方式,来培养电力行业的高级人才。他带头试验、研发出了《用于带电作业的横担绝缘挡板》、《绝缘子吊钩》等创新成果。累计获得15项国家专利授权,带领的团队先后产出专利70项,荣获省部级及以上优秀QC成果奖56项,顺利将一个人的成功转化成一群人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