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重庆讯(吴军)11月12日,重庆市民政局向媒体披露了才出台的“重庆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当地各区县认真贯彻执行。
新出台的“方案”根据“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要指示精神,结合重庆市委、市政府保障改善民生和社会领域公共服务中对“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专项工作要求,补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覆盖短板,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质量,让老年人活得健健康康,舒舒服服,生活有品质,活得愉快,活得有尊严。
根据“方案”,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为基础,以养老服务信息化全覆盖,监督管理全覆盖和普惠政策全覆盖为保障,实现社区居家养老全覆盖为目标,确保到2022年每个老年人享有基础养老服务。而且城市养老服务设施社会化运营率达到90%以上,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社会化运营率达到60%以上,城乡养老设施具备医养服务能力的比例达到100%。
“方案"要求,重庆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标准,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原则上建筑面积不低于1500平方米,应设置休闲娱乐区、文化教育区、生活照料区、健康管理区、人文关怀区、托养护理区和运营管理区等功能区域,其中托养护理区应设置20张以上养老服务床位。
社区养老服务站原则上建筑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老年人口较少的社区不低于200平方米,应设置休闲娱乐区、文化教育区、生活照料区、健康管理区,有条件的要设置日间照料床位。
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原则上建筑面积不低于800平方米,与乡镇敬老院和农村失能特困人员集中照料机构一体建设,应设置休闲娱乐、生活照料、托养护理、医疗康复等功能区域,有条件的应设置20张以上护理型床位。
“方案”指出,在资金保障方面,重庆各区县要加大支持力度,将乡镇(街道)、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资金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合理安排专项资金,将福彩公益金区县留存部分80%以上用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运营补贴和政府购买社区居家基本公共养老服务,撬动和引导社会资本增加建设运营资金投入,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保障格局。
重庆市也会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予以政策扶持和适当补助。对每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补助200万元,对每个社区养老服务站补助20万元,对每个乡镇的养老服务中心及辖区内村级互助养老点补助100万元,并制定相应评估考核奖补办法予以实施。
“方案”提醒,重庆市和区县两级应建立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基金,支持养老服务项目建设,多渠道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资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