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网

并肩作战阻击疫情 重庆社会组织在行动
2020-03-09 17:41:23    作者:重庆市民政局      来源:成渝经济网     

      重庆市各级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各级各类社会组织积极贯彻落实疫情防控部署要求,助力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持续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和企业复工复产。


南岸区民政局多措并举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疫情防控,助力复工复产。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履行主体责任。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和最重要的工作,暂停线下年检、评估、抽查等日常监督管理工作,采取线上审核,邮寄必备纸质件方式办理登记变更相关事宜,实现社会组织政务服务“零接触”“不跑路”。对无法及时开户验资、召开会议的社会组织,延期至疫情解除后办理,并做好解释工作。二是加强分类指导,推动有效防控。联合区教委、区市场监管局印发《疫情防控期间教育培训机构疫情防控工作通告》,要求全区70家教育培训机构暂停开展任何线下服务或聚集性活动,进一步推动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发挥行业引领、行业自律作用,鼓励有条件的会员企业加急生产防控急需物资;引导社会组织开展科学普及、心理援助、情绪疏导等服务,区弹子石同行社工服务中心、南坪镇绿荫社工服务中心、胡柚青年文化服务中心邀请17名专业心理咨询师在线提供心理咨询,截至目前累计服务500余人次。三是落细落实措施,推动复工复产。及时推送传达各级复工复产文件精神,讲全讲透复工复产政策,掌握了解复工情况,反映困难诉求,多渠道帮助解决问题;鼓励有条件的行业协会减免或延期收取会员企业2020年会费及各种服务性收费,开展增值服务,与企业共克时艰。区道路运输协会帮助会员单位准备口罩、消毒用品等防护用品;区商业联合会为会员梳理编制复工复产政策文件,并联合市人寿保险公司制定《助力小微企业复工防疫保险方案》;区个体私营经济协会积极宣传复工注意事项,协助办理复工证明,发送防控消毒物资链接,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重庆市网商协会充分发挥行业纽带作用,有力有序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一是全力保障防疫物资。针对企业复工面临的防疫物资缺乏问题,协会率先出资40万余元购买口罩、消毒液、手套、额温枪等防疫物资,免费发放给200余家一线保供企业和机构,以帮助更多企业投入到防疫物资保供战。同时,积极联合重庆网商产业园出资300万元集中采买110万余只口罩、4万双手套、2000副护目镜、300把额温枪等防疫物资,用于支持400余家企业和机构复工复产。二是积极制定企业扶持政策。对入驻重庆网商产业园的中小微企业、电商企业实施房租减免政策,20202月份房租减半,3月至12月整体减免租金不少于200万元。三是引导支持市场保供工作。积极引导各会员单位及电子商务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囤积居奇、不哄抬物价,共同为保障市场供给贡献力量。四是帮助协调企业复工复产。指导网商产业园组建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建立园区24小时消毒防疫监控、防疫工作简报宣传、园区巡楼等机制;做好电商企业物流仓储配送保障,与江北区快递协会、快递物流企业深化合作,创新实施 “无接触服务”配送体系。五是加强正能量宣传引导。依托协会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号召全行业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科学预防防治,落实防疫工作措施,汇聚防疫抗疫正能量。

 

长寿区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服务联盟积极引导会员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一是汇编“复工宝典”,答疑解惑推动复工。组织会员企业重庆天瑞税务师事务所及时梳理疫情期间各级复工复产政策,编制《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相关优惠政策指南》,整合税收、社保、防疫及复工复产相关文件政策,免费推送给会员企业。二是制定应急预案,防范化解劳资纠纷。积极帮助3家企业解决劳资问题,协调渝州律师事务所,制定劳资纠纷风险提供应急方案,防范化解企业劳资纠纷。三是主动减免会费,减轻会员企业负担。暂停收取2020年会费,并免费为会员提供咨询、联系采购复工所需防疫物资等服务,加强与政府部门协调,减轻会员企业困难,与企业共克时艰。四是强化企业责任,有序复工奉献爱心。引导会员企业自觉落实防疫主体责任,捐款捐物贡献爱心,备足复工所需防疫物资,推动复工复产有序进行。

 

涪陵区工程师协会积极组织会员单位捐款捐物,用实际行动彰显“危难时刻显担当,和衷共济战疫情”的信心和决心。协会组织开展 “战胜疫情,最美逆行,保重自己,早日归来”等公益活动,引导支持会员捐款物资达66.5万余元,同时积极组织慰问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家属。截至目前,协会共计捐款捐物91.57万余元,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永川区女企业家协会在38日“国际妇女节”之际,联合区妇联将协会副会长单位重庆市石笋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提供的慰问物资(价值108万元,共8000份),于节日当天捐赠送达到湖北省孝感市、重庆市永川区、渝中区、江北区和万州区抗疫一线女性工作者手中,向巾帼英雄们送去节日的慰问和祝福,同时表达永川人民对她们的感谢和感激。

 

   (重庆市民政局)

责任编辑: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