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6月26日,重庆北碚区人民政府与四川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庆祝建党100周年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活动“与人民·中国新乡土艺术”展在北碚区柳荫镇柳荫艺库开幕。据悉,此次艺术展将持续到9月26日。
“与人民·中国新乡土艺术”展在当天上午11点开幕。本次作品展由北碚区人民政府与四川美术学院联合主办。
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与乡村研究院执行副院长王天祥介绍:“在回望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历史之际,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之时,北碚区人民政府和我们四川美术学院在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农业农村委、重庆市乡村振兴局、重庆市美术家协会等单位和机构支持下发起百年乡建献礼百年党建活动,主办庆祝建党100周年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活动‘与人民·中国新乡土艺术’展,作为向党百年华诞的献礼。”
据了解,此次艺术展是基于四川美术学院“艺术创新社会实验室”活动展开的。此前川美师生所组成七个小组分别前往四川达州、贵州羊磴、重庆北碚、酉阳、巫山、南川、虎溪等地进行实地调研创作,将各地的乡村文化生态、家庭异地化、乡民共同体、资源的需求与表达、城乡协同关系等融入到作品当中。
值得一提的是,开幕式上举行了袁隆平塑像揭幕仪式。该作品由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全国美展铜奖获得者李震完成。创作过程中,李震反复对比袁老生前影像资料,不仅力求还原人物形象,还通过细节的雕琢,展示袁老坚毅、朴素的性格特征。这件作品的完成与展出,展现了北碚人民对袁老的深切缅怀与思念。
不仅如此,主办方还将废弃的粮仓改建为粮食馆,展出袁老生平事迹。王天祥表示:“接下来我们将以袁隆平院士的生平和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广泛征集和整理研究等方式,进一步丰富扩展粮食馆的展出内容,打造以粮食为主题的教育基地。”
链接:此次艺术展包括两大单元内容,第一单元是以川美师生在7个地方开展在地创作的线下与线上展览。主要展出了川美师生立足重庆,在成渝双城经济圈、陆海新通道、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地,开展乡村调研与在地创作的艺术实践,凸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观。
第二单元包括五个专题。在粮仓设立粮食馆,为袁老塑像,以此纪念国之脊梁袁隆平先生;在柳荫市集开展艺术活动,重新缝合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关联;举办版画小展,探索在乡村艺术中心开展艺术文创、艺术收藏的道路,让精英艺术重新走入大众;举行青年论坛,参与创作的师生分两组,从多维理论视角和创作志书写的角度开展研讨,促进思想的生成与话语的生长;场所重塑,利用废弃的粮仓进行改造,打造乡村艺术中心。
(吴军 齐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