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低涡切变持续影响,7月8日20时至10日7时,重庆市大部地区出现阵雨或雷雨,西部偏西和东部局地暴雨到大暴雨,部分地区累计雨量较大,最大雨量236.9毫米(大足南子沟),最大小时雨量87.1毫米(永川黄沙村,9日00时),具有一定极端性。据气象部门预测,10日白天到夜间,重庆各地阵雨或雷雨,长江沿线及以北地区中到大雨,开州、云阳、巫溪、城口、奉节等区县部分地区暴雨,局地大暴雨。本轮强降雨天气过程持续时间长,叠加前期降雨,岩土体含水量饱和,极易发生地质灾害。按照《重庆市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渝府办发〔2023〕106号)有关规定,经市抗震救灾和地质灾害防治救援指挥部会商研判,决定于2024年7月10日18时,对奉节县、云阳县、城口县、巫溪县、开州区等5个区县启动地质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重庆要求相关区县严格按照应急预案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及时启动响应,并做好以下工作。
一、做好应急处置准备。按照市级四级应急响应要求,立即进入战时状态,区县分管领导坐镇指挥,部门干部下沉一线,第一时间组织开展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二、全面组织会商研判。密切关注雨情水情险情灾情变化,组织会商研判,重点关注灾险情发展趋势,精准发布预警信息,确保层层“叫应”“叫醒”,尤其高度重视夜间“叫应”,确保到户到人,形成响应闭环。
三、加大巡查排查力度。严格执行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的“三查”制度,在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基础上,对辖区内可能形成滑坡的各类斜边坡和未经支护的人工切坡,对可能形成危岩崩塌的陡崖和孤石,对可能形成地面塌陷的采空区和隧道建设影响区域,对潜在山洪泥石流沟谷、切坡建房边坡、临水临坡临崖临沟“四临”居住区等进行重点排查。
四、加强避险转移撤离。严格落实强降雨天气地质灾害避险转移撤离工作制度,紧急撤离“三高”区域【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高和极高风险区】居住的群众,“四临”区域可能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受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的群众,工程建设可能受地质灾害威胁的野外作业人员和工作人员。
五、强化应急响应准备。有关区县要做好救援队伍和装备、救灾物资的应急准备,确保一旦出现灾险情,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严密防范地质灾害可能引发的次生、二次灾害。
六、严格落实值班制度。严格落实地质灾害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干部带班制度,加强指挥调度、应急处置和信息报送。发生灾险情后,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处置,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文/刘广滨 张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