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重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发布消息称,已全力做好抗旱防御和应对举措,减轻干旱造成的损害。
重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介绍,自8月以来,重庆市天气气候呈现气温显著偏高、高温日数显著偏多、降水显著偏少特征。到9月20日,重庆气温超35℃天数达41天,全市大部地区出现中到重度气象干旱,局地达特旱(14个区县重旱、3个区县特旱),本次极端高温干旱已造成全市35个区县受灾。
目前重庆全市旱情仍在持续发展,且预报后期降雨低于常年平均,“抗大旱、抗长旱”形势十分严峻。主要表现是气温显著偏高。重庆全市平均气温30.7℃,较常年同期(26.4℃)偏高4.3℃,较去年同期(27.5℃)偏高3.2℃。极端最高气温为43.6℃(北碚,8月23日)。
其二是高温日数显著偏多。重庆全市35℃以上高温日数41天,较常年同期(15天)偏多26天,较去年同期(19天)偏多22天,为1961年以来最多。37℃以上高温日数29天,较常年同期(8天)偏多21天,较去年同期(7天)偏多22天,为1961年以来最多。38个区县出现1—22天40℃以上高温(2022年38个区县2—25天、2006年36个区县2—21天),40个区县出现3—46天37℃以上高温(2022年41个区县1—34天、2006年40个区县3—27天)。
此外,是降水显著偏少。截至9月20日,重庆全市平均降水量48.7毫米,较常年同期(223.2毫米)和去年同期(208.7毫米)分别偏少78%、77%,为1961年以来最少。13个区县降水量为当地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少。8月以来共出现3轮高温天气过程(8月1—4日、6—9日、11日至今),时下仍在持续。
针对这样的情况,重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表示,重庆已采取相应举措。提前统筹安排,精准研判形势,及时启动响应,全力做好应对,及时开展救助。
重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面对高山、农村、煤矿采空区等易旱区域水源保障不足以抗极端高温干旱灾害的问题,坚持标本兼治、长短结合,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结合,统筹抗旱和防汛、统筹抗旱和乡村振兴,不断提高抗旱能力。
重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还将持续每日排查研判;合理调水节水用水;健全持续干旱预案。完善全市、区县、乡镇、供水单位及分散供水应对处置预案,提早通过新建抗旱供水保障工程、购置抗旱水利物资设备来积极应对防范,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图|重庆市应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