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重庆电力现货市场正式启动连续调电试运行,实现了电力生产组织由计划模式向市场模式的转变,标志着重庆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迈向新台阶,为优化能源资源配置、促进新能源消纳、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撑。
电能量市场分为中长期交易和现货市场,与中长期电力交易相比,在电力现货市场中电价根据供需实时波动,更具灵活性,能够更好地反映电力供需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
在连续调电试运行期间,重庆电力现货市场将首次在节点电价模式下运行,并按照市场出清结果物理执行,将全面接受迎峰度夏保供、极端天气和重要节假日、活动保电等多场景的考验。这一过程不仅将积累宝贵的数据支撑和实践经验,更将推动重庆电力市场逐步走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重庆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调电试运行启动后,今年将适时开展长周期结算试运行,并逐步过渡到连续结算试运行。
自2022年起,重庆坚持“安全可靠、绿色低碳、经济高效、稳步协同、公开透明”的原则,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电力体制改革要求,稳步推进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截至目前,重庆已顺利完成2次模拟试运行、1次调电试运行和3次结算试运行,圆满完成了重庆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及运营阶段性目标。
下一步,重庆将以促进电力保供、推动能源转型为目标,以完善市场体系和市场功能为主要抓手,扎实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相关工作。通过跟踪分析电力现货市场运行情况,进一步优化市场机制、丰富交易品种、扩大市场范围,推动重庆电力市场高质量发展,加快融入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
(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国网重庆电力公司)
相关链接:
推进电力现货市场助力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是发现电力价格、保障电力可靠供应的重要举措。重庆市资源禀赋不足,是西部唯一的能源净输入省市,全市“无煤、少水、少风、缺光”,近年来电力保供形势非常严峻。在传统电力体制下,缺乏反映真实供需关系的分时价格信号,从而难以引导电动汽车、虚拟电厂等可调节资源参与电网互动。通过电力现货市场的实时交易机制,能够快速、准确地反映电力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价值,激励源荷各类资源协同互动,提升电力供应保障水平。
推动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是促进新能源消纳、助力能源转型的有效途径。新能源的快速发展是我国能源转型的重要方向,但其间歇性和波动性特点也给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了挑战。电力现货市场为新能源消纳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现货市场的价格机制能够真实反映电力供需关系,引导用户侧可调节资源灵活响应价格信号,促进新能源最大化消纳,助力我市能源结构的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
推动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是催生新型主体商业模式、激发市场活力与创新的重要抓手。随着电力现货市场的建设与完善,储能、虚拟电厂、电动汽车等新型市场主体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新型主体基于自身电力电量平衡需求,通过动态、真实的价格信号,灵活调整运营策略,实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新型主体通过充分发挥自身灵活的调节能力,不仅为电力系统高效、绿色运行提供重要支撑,还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与创新潜力。
(文/刘广滨 张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