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曹建 汤莉)一年好景看春耕,眼下重庆正值春耕时节。在春耕备耕这片“战场”,重庆市供销系统积极行动,在保障农资供应、稳定化肥价格、做好农化服务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为全市春耕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
农资送上门 农化服务全链条
垫江县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全市农业大县,春耕工作的开展事关重大。该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协同重庆智慧农服集团有限公司垫江分公司,共同构建“公司总部+配送中心+直营店”农资经营网络,直营店覆盖全县26个乡镇(街道),形成了覆盖广泛、服务便捷的农资供应体系。
为了更直接、更有效地服务农户,垫江县供销系统直接对接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签订农资联采直供协议,采取“点对点”直供方式,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让利于农。目前,智慧农服垫江分公司成长为当地农资集采核心供应商之一。
据统计,2025年垫江全县供销系统春耕储备化肥达到6000吨,同时储备农药20吨、种子10吨、农膜180吨,为春耕生产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截至目前,当地春耕化肥已累计销售5500吨,农药销售25吨、种子销售16吨、农膜销售400吨,有效满足了农户的春耕需求。
除了保障农资供应,垫江县供销系统还针对部分村社闲置农田土地以及部分农户年纪较大无力再从事农业工作的情况,创新开展了土地“保姆式”托管服务。当地村民可按每亩400元的价格将闲置农田托管至公司,从播种到施肥,再到调运农化服务以及销售,实现全链条服务,不仅为当地农户实现在“家门口”增收,也更加有效地利用了闲置农田资产。
家住垫江县肖家湾的66岁老人黄代明正是这一模式的受益者。肖家湾村因距离垫江县城只有十余公里的路程,村里劳力大多外出务工,多数农田都无人耕种。今年初,黄代明将自家田地托管至智慧农服垫江分公司,每年还有1200元保底收入。“如今田地不用自己种,还能拿到保底收益,对我这种老年人来说再好不过了。”黄代明说。
全市一盘棋 共筑春耕防线
垫江县的供销服务模式只是重庆市供销系统春耕备耕工作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在春耕战场上,类似的故事正在巴渝大地频频上演。
据重庆市供销合作总社相关负责人介绍,自今年1月份以来,市供销合作社多措并举,全力保障春耕农资供应。成立工作专班,制定了应急预案,印发了《关于做好2025年春耕农资供应服务工作的通知》,对春耕备耕农资供应作出周密安排,要求各区县供销合作社、市农资行业协会和重庆市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实时解决农资供应中的各类问题,确保农资市场稳定。
在农资动态监测方面,先后在全市设立了60个农资监测点,实时掌握各地化肥价格及购销存情况,为农资调度决策提供信息支撑。此外,根据《国家化肥商业储备管理办法》、《重庆市市级化肥淡季商业储备管理办法》等制度要求,明确重庆农资集团等化肥承储企业在21个区县设立29个储备点,完成了3万吨国储、24万吨市储任务,并于2025年3月陆续投放市场,有效发挥了储备保供作用。
在农资质量管理上,对外公布了2025年重庆市供销合作社春耕保供重点农资企业名单,面向社会接受农资购销预约,提供平价优质的放心肥和配送服务。同时,各区县供销合作社加大与农业农村委、市场监管局、公安局等相关部门配合力度,共同打击假冒伪劣农资售卖行为,确保农户用上放心农资。
为了持续提升农资服务水平,重庆市供销合作总社还持续推进“绿色农资”升级行动。一方面,全力推动农资网络体系建设,落实《全国供销合作社农资网络体系建设专项规划(2024—2028)》,推进“116工程”。截至目前,全市供销系统农资企业达到48家,配送中心35个、经营网点3395个。
另一方面,持续构建“1+4+N”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成1个线上智慧农业服务大数据平台,以重庆智慧农服集团为龙头,打造市级农业社会化服务总部中心,与区县供销合作社合资成立21家智慧农服子公司,打造427个乡镇服务站,建设4013个村级联络点,与村集体经济组织联合建设专业化服务队516支,真正打通了服务“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