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网

重庆江北区铁山坪街道:网格调解唱主角 基层治理见实效
2025-10-15 17:13:32    作者:何晨露      来源:成渝经济网     

“以前小区树枝挡路、楼上漏水这些‘糟心事’,得跑社区、找街道才能解决,现在找网格员‘小曹’‘余网格长’,家门口就能把问题理顺!”近日,在江北区铁山坪街道松香庭小区,居民们对网格调解带来的变化赞不绝口。2024年以来,铁山坪街道以社区网格为基层治理“最小单元”,将矛盾调解力量下沉至网格、把纠纷化解关口前移至家门口,全年通过人民调解方式化解矛盾纠纷900余件,90%以上在网格内就地解决,实现“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

网格“微力量”:解民忧于“家门口”

“树枝挡着大门,开车进出都得小心翼翼,物业催了好几次也没动静,这可咋办?”去年10月,铁山社区松香翠岭第一网格网格员曹辉凤接到居民反映后,第一时间赶到松香庭小区现场核实——大门入口树枝蔓延至车道,部分枝丫擦碰车辆,干枯树叶堆积还存在安全隐患。

曹辉凤当即搭建“协商平台”,联系社区、业委会梳理诉求,又上门与物业沟通责任边界。经过1个多小时的协商,物业制定“当日修剪+次日清障”的整改计划,还承诺建立“每月绿化巡检”机制。“修剪完第二天,小区门口就敞亮了,网格员办事效率真高!”看着畅通的道路,居民李女士竖起了大拇指。

这样的场景,在曹辉凤的工作中已成常态,每月调解物业纠纷、邻里矛盾好几起,“有事找小曹”也成了网格里的“口头禅”。而在金桂花园网格,网格长余春庠化解的“漏水纠纷”,同样让居民记在心里。

今年初,居民段老师攥着损坏的热水器单据,情绪激动地找到余春庠:“楼上漏水把我家热水器泡坏了,上门找了好几次都没人,这日子没法过了!”余春庠先安抚情绪,再了解细节,原来段老师家阳台天花板漏水多日,导致热水器短路,而楼上业主罗老师因工作繁忙白天常年不在家。

摸清情况后,余春庠通过网格信息库快速联系上罗老师,约定双方及物业现场查勘。看到漏水点在自家阳台,罗老师当场表态:“都是邻居,别伤了和气,我马上找师傅维修,热水器的损失我来承担。”3天后,漏水问题修复,段老师家换了新热水器,两家人还主动加了微信,成了互帮互助的邻居。“居民的‘小事’就是我们的‘大事’,早一天解决,居民就少一天糟心。”余春庠说,自2023年担任网格长以来,他已累计调解矛盾纠纷35起,成功率达100%。

机制“硬支撑”:筑防线于“源头前”

网格调解能高效运转,离不开“全链条”机制的支撑。“以前矛盾化解是‘居民找上门、我们再处理’,现在通过培训、研判、智治,实现了‘矛盾主动找、风险提前防’。”铁山坪街道宣传委员陈涛介绍,街道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治理”,构建了一套“预防-排查-化解”闭环机制,街道纪工委同步强化监督,对机制落实情况开展适时督查,确保治理环节不走过场、不打折扣。

在“预防端”,街道每月召开风险研判会,组织司法所、社区、物业等分析邻里矛盾、物业纠纷、劳资争议等高发矛盾的诱因。夏季因“空调滴水”引发的邻里纠纷增多,就提前通过网格群发布“文明用空调”提示;春节前务工人员集中返乡,就联合人社部门开展“欠薪维权”专项排查,从源头减少矛盾发生。

在“排查端”,街道依托“141”基层智治平台实时收集网格内矛盾线索,通过平台统计高频纠纷类型,比如某小区连续出现3起‘停车位纠纷’,街道就立刻派网格员上门摸排,联合业委会规范车位分配,避免矛盾扩散。

而在“化解端”,街道与社区形成“上下联动”,街道定期组织网格员开展调解技巧培训,邀请司法所工作人员、律师现场讲解“如何倾听诉求”“如何搭建协商桥梁”;社区每周召开网格议事会,针对“老旧小区改造”“商铺油烟扰民投诉”等短期难以化解的矛盾,组织网格员、居民代表、律师共同“会诊”,集思广益找解法。

“以前调解矛盾全靠‘经验’,现在通过培训和议事会,不仅知道了‘怎么说’,还学会了‘怎么劝’。”五里坪社区网格员张迪说,去年她参与调解的“商铺油烟纠纷”,就是通过社区议事会确定“安装油烟净化器+错峰营业”方案,最终让商户和居民都满意。

普法“新路径”:激活力于“预防中”

“以前普法是‘发传单、念条文’,居民听完就忘;现在用‘身边事’讲‘身边法’,大家听得懂、用得上。”唐桂社区书记周黎维说,社区创新推出“一站式普法宣传”模式,将“被动普法”变为“主动释法”,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街道纪工委也以“依法护廉”为切入点,把护廉内容嵌入民生普法场景,既引导居民懂法用法,也督促社区工作人员严守纪法底线,为社区开展精准普法打下扎实基础。

唐桂社区定期邀请结对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街道相关科室工作人员,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普法课堂”,结合辖区内近期发生的真实案例,律师会向居民讲解“需要准备哪些证据”“如何通过调解解决”。

“我家之前也遇到过楼上漏水的情况,一直不知道怎么维权,今天听律师讲了案例,才明白可以通过网格申请人民调解,不用直接打官司。”居民赵先生说,这样的普法让他“心里有了底”。自“一站式普法”开展以来,唐桂社区矛盾纠纷发生率同比下降30%,居民主动申请调解的比例提升40%。

“普法的最终目的,是让居民知法、懂法、用法,遇到问题先想‘怎么解’,而不是‘怎么吵’。”铁山坪司法所所长胡长明表示,通过“案例普法+网格调解”的结合,街道居民的法律意识明显提升,“遇事找调解、依法解纠纷”逐渐成为共识。

下一步,铁山坪街道将继续优化网格调解机制,推动律师、社区民警等“多元力量”融入网格,让网格成为基层治理的“第一防线”,让居民的“烦心事”越来越少、“幸福感”越来越多。

(文/何晨露)

责任编辑: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