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应虎,男,1982年10月,中共党员,现任重庆市原渝北区专业应急救援支队支队长。从事应急救援工作10年来,他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训词精神,恪尽职守,勇于担当,始终冲在救援一线。截至目前,累计出动执行任务1758次,其中抢险救援462次,行程达8.79万公里,保持“零伤亡、零事故”纪录,被干部群众誉为“应急虎”,树立了重庆应急救援领域的“硬核标杆”。他的事迹曾被“中国应急管理”杂志2020第五期专题报道;先后2次被原渝北区委组织部和区人力社保局给予“三等功”;被重庆市应急管理局、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评为“重庆市应急管理先进个人”等荣誉。

郭应虎(重庆市应急管理局供图)
是“最先出发”的党员,更是初心的践行者。郭应虎政治立场坚定,党性修养过硬,廉洁自律,无任何不良记录。每一次灾害事故中,他总是第一个递交“请战书”,将重庆人坚韧顽强、迎难而上的城市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他编写的“村级先控、镇级主战、区级统筹”《林火扑救三级联动操作指南》,被全市推广为“渝北经验”。2021年、2024年2次被原渝北区委评选为“优秀共产党员”;2015年至2024年连续10年被原渝北区委组织部和区人力社保局评为个人“年度考核优秀”。
是“向险而行”的勇士,更是生命的摆渡人。郭应虎始终奋战在应急救援最前线,凭借过硬的专业素养和钢铁般的意志,在多次救援中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加州花园高层火灾,面对浓烟翻滚、烈火封门的险境,他顶着高温冲入火场,成功救出6名被困群众;同年洪峰过境,他以身为旗,始终屹立在洪水汹涌的最前沿,带领队友7小时内救出12名被困老幼、转移1300余名受威胁群众,还奋力推出5辆被淹汽车,被群众赞为“洪水中的诺亚方舟”。2021年木耳渣石车侧翻事故,他带队徒手刨挖25分钟,救出2名被埋伤者;同年茨竹雷击森林火灾,他带队直扑最危险火线,避开爆燃风险扑灭火头。2022年北碚山火,他闻令而动,到达火场后快速研判山火蔓延特点及规律,提出“打、堵、围、隔”战术,被甘肃森林消防指挥长刘雪峰采纳。他背负20公斤水带攀爬陡坡,与队友连续70小时争分夺秒打火头、攻险段,期间多次安全避险并提前控制部分火线。救援结束后,他获北碚区委、区政府及甘肃森林消防锦旗致谢,焦黑的救援服被北碚区博物馆永久收藏,成为“逆火而行”的时代物证。2023年防汛期,他带队前置驻训14天,迎战25轮强降雨;金刀峡溪降救援中,他翻山越林、涉水6公里,成功转移11名溪降涉险游客,随后连续搜寻3小时找回失联者。2024年长寿森林山火救援,他鏖战3小时助力长寿扑灭明火,获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商奎高度评价。
是“最强战队”的教官,更是铁军的锻造者。郭应虎以“建一流队伍、保一方平安”为目标,全力打造渝北应急“铁军”。他创新组建“水火土”三支专业救援大队,实行24小时轮岗备勤、定岗定责机制,队伍出动速度较之前提升30%;建立“周训、月拉、季驻、年演”闭环训练机制,确保队员专业考核通过率达100%;编写《训练大纲》和灾害救援“口袋卡”,实现“一卡在手、按图作战”的便捷指南;创新的“统分结合、分级施教”组训模式,获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推广。2019年他带队夺得全市首届综合应急救援技能大比武唯一“优胜奖”;2023年他带领专业应急救援支队获原渝北“最美应急人”,使“渝北专业应急救援支队”成为全市队伍的标杆。
是“最暖人心”的守夜人,更是安全的播种者。日常工作中,他注重把“应急防线”筑在群众身边,坚持“培训一人、带动一家、辐射一片”理念,将课堂搬进千家万户,让“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成为每个家庭成员的自觉行动。针对不同灾种,他先后编写《灾害事故救援处置安全要点》《林火扑救三级联动操作指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响应与救援要点》《有限空间安全指南》《洪涝灾害救援处置流程》《地震自救指南》《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战训常识》等口袋书免费发放;创新“桌面推演+实兵演练”模式,组织部门、镇街、民兵和企业救援力量开展高频次、全要素模拟演练,捋顺救援现场指挥体系,推动理论与实战无缝衔接。据统计,郭应虎累计深入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院坝开展宣教369场,培训干部、群众、民兵及专业队员3.32万余人,发放资料9600余份,现场制止违规用火870余起,让防灾减灾救灾理念扎根人心;带领区、镇队伍深入林区划重点2.7万余亩,为高火险区域编写扑救战术,组织队伍反复拉练复盘,用“时时放心不下”的坚守,实现原渝北“有火不成灾”。2022年他带领专业应急救援支队被重庆市委、市政府和警备区联合评为“国防动员建设先进集体”。
十年应急路,郭应虎以“最先出发、最后撤离”的担当,在1758次任务中践行“人民至上”;以“建铁军、育群众”的坚守,让“安全防线”扎根巴渝大地。
(文/刘广滨 张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