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网

影视过度消费经典 其实是“毁经典”
2017-09-01 15:15:44    作者:佚名      来源:解放日报     

  原标题:影视过度消费经典,其实是“毁经典”

  纵观当下文化市场,经典消费成为主潮流之一。不论是在电视栏目还是影视作品中,过度消费经典的现象层出不穷。拿最近比较火的一档综艺节目来说,依托于资本丰厚的某地广电背景,这档节目的噱头在于明星聚集的强势效应,邀请来的影视剧演员阵容庞大,令人“惊艳”。从电视剧《武则天》(1995年刘晓庆主演版)、《铁齿铜牙纪晓岚》系列(2000年张国立、张铁林、王刚主演版),再到近期节目开始“消费”的周星驰电影《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1995年)、陈凯歌电影《霸王别姬》(1993年),节目组请来的嘉宾涵盖了这些作品中诸多经典形象的塑造者,一时引发观看热。然而,节目将这些经典影视作品的核心线索安排在娱乐环节中,通过诸多插科打诨的表现方式,加上嘉宾演员“面目全非”的自毁式表演呈现。据说是要向过去的经典作品致敬,开启对经典故事背后的前尘往事的追踪,以达到引发共鸣的煽情效果。惜乎,很多观众不太买账,“过度消费经典”的批评声不绝于耳。

  与影视经典作品“消费”并行的一条线,则是把那些从国外引进模式的热门综艺节目,诸如《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等,心急火燎地当作“经典IP”,开发成中国电影市场中迥异于其他国家的特色电影类型――所谓的“综艺大电影”。这种电影类型并未形成气候,在艺术理论上站不住脚,即便碰巧有获得高票房收益者,其大众口碑也都难免尴尬。

  借经典作品消费情怀,背后的商业意图昭然若揭。有诚意的“剧透”与“消费”性的把玩有何不同,明眼观众是很容易看出破绽的。过度或超前消费经典,不仅容易造成审美疲劳,还极易引发当下流行词汇所说的“毁经典”后果。一些节目组眼见热门影视剧或节目获得高收视率,期望借拍摄“综艺大电影”热炒IP,但在“赚一把快钱”心态的影响下,拍摄制作的质量粗糙得令人匪夷所思,目前上市的一些作品,几乎就是将综艺节目拍摄中未播出的记录片段进行杂糅拼接。不断简单复制经典的结果,是造成满怀热情而来的观众“被愚弄”“被圈钱”的不适感。也有一些观众表示,尽管对于已成记忆的那一代经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非常有感情,但还是经不起某些综艺节目支离破碎、轻佻娱乐化地“重温经典”。适度回眸,发掘经典作品从未披露的幕后戏,能够唤起人们对美好岁月和经典之作的感怀,但抖机灵、斗心机、透支IP资源、博眼球、争收视、攫票房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动作,也是会让观者身心俱疲,对“毁经典”之举大为摇头的。

  经历变革后的文化领域不断催生不同形态、模式的文化产品,这本来是正常现象。大众文化时代的到来,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迫切需要追求文化模式的革新。当下,由文化工业塑造和支撑起来的消费文化和消费主义取向的商业文化,有染指和渗透包括经典文化在内的各种原有文化形态的趋势。确实,当下市场很难跳脱出资本的控制,但是,文化模式以及文化产品类型化的单一、判断标准的单一,也让这种无孔不入的娱乐消费潮显露了庸俗化、浅表化、空心化的尴尬。

  不难看出,那些被过度消费的经典影视剧和经典综艺节目大多集中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此一年代是“20世纪末”的最后十年,是从80年代思想观念重趋活跃、文化形态逐渐多元过渡到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卷起娱乐大众大潮的十年。这一时期的中国大众文化表现出了别样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它逐渐成为具有游戏性的娱乐文化;在生产方式上,它向文化工业生产链上的消费商品特性靠拢。有学者认为,这一时期的大多数文化文本变得无深度、扁平化。正是这种在制作和传播方式上进行了脱胎换骨改造的文化形态,成为具有全民互动性的大众文化形态。不少影视作品作为大众娱乐消费品,追求满足大众对于娱乐的终极追求,迎合大众口味的元素被不断引入和拷贝,但是,在另一方面,它的甚嚣尘上也刺激了一批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视野的影视创作者,在不同层面进行反思并创作出更具个性和见地的作品,从《渴望》到《编辑部的故事》,从《媳妇的美好时代》到《心术》,从《西游记》到新版《红楼梦》《三国》,它们在现实、历史和商业类型题材上均有斩获,其中的佼佼者成为时代的经典之作。

  然而,在当下过分用票房和收视率来论英雄的商业文化语境中,面对资本洪流的涌入,不少充满投机意识和商业心机的制作投资方看重的并不是这些作品思想与品质上的追求,与真正挖掘中国影视文化或娱乐节目中的优秀思想因子、优良制作模式、市场运作规律背道而驰,他们往往利益驱动第一,“赚快钱”,“砸明星”,“博话题”,无所不用其极,就是无法静下心来,真正靠品质与内涵撬动市场。这种围绕“消费经典”所创制的新栏目、新作品,大多走向无逻辑、小儿科、洒狗血、无思想,变得粗劣乏味,恶俗无趣。更有甚者,在黔驴技穷后拿出恶搞、拆零、调侃等手段“消解”经典文化内核与思想实质。花样繁多、巧立名目的所谓“经典改编”,实际上是从这些经典之作中拿出某些桥段与人物,撕裂拆碎,使之成为任人蹂躏、可有可无的“玩物”。当观众观看曾经熟悉的人物、桥段时,很容易被带入到当时语境之中,渴望再度产生共鸣,然而他们发现的是已与过去思想认知与审美趣味南辕北辙的错位与隔阂。某些创作者把观众当成了傻子,在混淆是非观与价值观的基础上展开“恶搞”,肆意篡改、任意颠覆、无脑解构成了过度消费经典的惯用手法,破坏了经典作品的历史传承基因与时代延展可能性。

  部分此类影视作品和栏目,还能获得一时的高点击率以及票房收益,助推后来者蜂拥而至,这是一种让人无法不悲哀与摇头的现象。一方面,它们迎合了部分受众以狂欢式娱乐聊以慰藉自身的“娱乐至死”理念;一方面,它也降低了影视作品的文化思想底线,放弃了对于文化经典的深度解读与精神积累。拇指时代下,只要有某些当红偶像参与,便会出现分贝绝不低哑的盲目叫好声,在它们的魅惑下,经典从应该被尊崇和骄傲的山头与山峰,被矮化成了只要看颜值与范儿的快餐甚至文化碎片,在需要被引领而确实又困于遗忘与迷失症候的人群中,它最终淹没在娱乐的迷墙中。

  在提供无景深、无意义、恶搞成风、流畅无脑的故事与场景时,它们消除了时间性,排除了历史感,割断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最终成为了一种自成体系、自我封闭的视觉感官游戏。面对一时的确幸与狂欢,你当然无法否认存在即合理,有市场就有市场合理性。但是,在进行文化创作、文化再创造时,创作者和接受者们能否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这些行为背后的文化实质?娱乐狂欢背后,散场该是余音绕梁,还是灯尽油枯,满地精神荒芜?

责任编辑:刘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