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做强音乐市场需要发展衍生产业
本月,阿里巴巴和腾讯宣布双方达成音乐版权授权合作,双方将各自独家代理的音乐版权转手给对方,曲库数量以百万首计。不过,并不是每一位消费者,都愿意为网上的音乐资源付费,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发布的《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发展报告》显示,超过半数的消费者认为,使用音乐APP无需付费。
毕竟,对于音乐用户而言,有太多的方式,可以绕过版权方获得数字音乐资源,相应的付费习惯也没有形成。
根据国际唱片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我国数字音乐在音乐产业占比高达96.34%,这一比例位居全球第一。在这个全球第一的背后,则是实体音乐发展不足,人均音乐消费只有0.15美元,有相当一部分人群没有任何音乐消费,而在录制音乐总产值全球第二的日本,这个数字是21.67美元。
事实上,在数字音乐时代,实体唱片产业依然影响很大,甚至对行业发展有促进作用。就在上个月底,日本女子偶像团体AKB48发行了新唱片《就是喜欢你》,而在此之前,她们已经连续29张唱片销量破百万张。许多粉丝购买唱片,不只是为了听音乐,也是为了收藏,还有就是获得参加演唱会、握手会等衍生活动的机会。
实体唱片背后,是包括粉丝消费、音乐演出、版权合作在内的各类衍生产业,这些衍生行业,带来的不仅是不菲的可持续性收入,更重要的是,不断扩大音乐影响人群,拓展潜在市场。而这,往往是数字音乐所不能带来的,因为数字音乐每首曲目的单项消费额很低,难以植入附加产品,而粉丝从网络上下载一首歌,与收藏一张唱片、参加一次活动、现场听一次演唱会,其文化消费体验是不一样的。
换言之,即便是获得了大量版权音乐的互联网公司,也不可能只看上了下载付费一个盈利渠道,其更在意用版权音乐吸引受众后带来的流量效应。
其实,将版权卖给互联网公司的唱片公司,才是站在产业链真正的顶端。因为,它不仅能够获取版权收入,还可以借助互联网渠道,拓展自身音乐的影响力。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各大互联网公司争夺的优质音乐版权来源方,有相当大的比例为境外唱片公司。
在当下,过去“一人一话筒上电视”就能推广一首歌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从歌曲创作、歌手包装到市场推广、衍生活动组织,都需要专业公司进行。即便是“网红歌手”,如果想一直红下去,同样需要专业公司进行推介。也就是说,如今的中国音乐市场,不仅需要本土原创音乐的优秀创作者,也需要实力强劲的制作和推广方,更需要促进本土原创音乐发展的版权机制和市场环境,最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特别是形成衍生产业的产业链条和消费市场。
国际唱片业协会发布的《2017全球音乐报告》显示,我国音乐产业的全球排名已经从2015年的14名升至今年的12名,市场前景可观。不过,如果想站在音乐产业链的顶端,中国企业不能只甘心做优质音乐的传播者,还应该是制作者、推介者。赵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