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网

生逢灿烂的日子“70后”致青春
2017-12-07 10:51:32    作者:杨文杰      来源:北京青年报      

 

  当70后开始告别“大叔”时代、走进“大爷”时代的时候,网络突然泼给他们一身的“油腻”。

  但,只需挥一挥衣袖,70后的世界便重新焕然。不必背着“驴”包,不用穿着“哭去”,他们只需一瓶蛤蛎油,一件白色的大背心,便会告诉你:“大爷的日子,不油腻;而你的青春,忒起腻。”其实,生逢灿烂,他们永远青春——只是,你不懂。

  果靖霖的日子:诗和远方

  2009年,39岁的果靖霖凭借电影《袁隆平》一举拿下第13届华表奖最佳男演员奖。自高中时期首次参演电影《普莱维梯彻公司》算起,这个“影帝”是对他二十年来演员生涯的一次肯定,而这个近不惑之年得到的奖项,也让他被归类为影视圈“大器晚成”的男演员之一。

  当下高居卫视收视排行第一的京味儿大戏《生逢灿烂的日子》中,果靖霖再度火力全开,身兼编剧、艺术总监、主演数职,为观众讲述了一段老北京胡同普通人家酸甜苦辣的故事,也讲述着70后一代人的“精神颂歌”。

  “四十不惑”致青春

  电视剧《生逢灿烂的日子》剧本写了8年。作为这部戏的编剧,果靖霖表示,这样一个故事其实很早就在自己心里了,一直在一点点地琢磨、酝酿。

  当被问及为什么想要创作这样一部作品时,果靖霖表示:“每个人不管到什么年纪,总会有一个阶段会去忆青春,想稍微停一下脚步思考一下过去、现在和将来。在思考的过程中,你就能看到自己是怎么从年轻时代一路走来的,也可以想一想将来怎么办。谁也不知道自己的日子还剩多少年,所以先自己总结一下。”

  这是一部果靖霖自己的“致青春”之作。创作中,他将自己前半生的思考与感悟都放置在了其中,里面有他人到中年的“惑”与“不惑”。“我们常说四十不惑,其实就是很多年少时提出的问题,在你的人生历练中已经自我解答了。四十多岁就没什么困惑了。创作这部剧,也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四十不惑’的心得。尤其得益于电视剧较长的篇幅,使得我们可以更多地展现从‘惑’到‘不惑’的心路历程。”

  “老大憨、老二愣、老三鬼、老四看不透”

  剧中,刘佩琦饰演的老父亲曾这样评价这几个儿子:“老大憨、老二愣、老三鬼、老四看不透。”随着整部剧的剧情发展走向高潮,郭家兄弟四人截然不同的命运轨迹也引发观众热议。

  如果说老大是让人心疼的,老二是让人倾慕的,那么果靖霖自己饰演的老三则是最让观众爱恨交织的。不论是辗转于范荣与叶琪之间摇摆的感情,抑或是面对现实生活的不甘与挣扎,老三待人处世的方式与感情归宿也一度引发网友热议。角色身上的自私与隐忍、善良与纠结、懦弱与刚强,都如硬币的两面时常闪现,角色的复杂程度也可见一斑。

  果靖霖坦言身为编剧想挑战传统电视剧的写法:“其实就是我曾经的人生思考,我只是把问题提出,并没有什么导向性。任何人都有对和错,这就是人的复杂性,我创作了这些人物,他们有最真实的痛苦与欢乐,至于他们到底是好是坏,还是要交给观众去评价讨论。”

  对于老三这样一个倾注心血创作的人物,果靖霖最终也没有说出他眼中老三的缺点:“我带着爱创作所有人物,所以如果你问我‘看不上这个人物哪些地方’,其实我答不出来。我觉得这是提给观众的问题,我也很好奇观众的答案。”

  “老家伙”集体“赖”在这里的理由

  在对一众演员演技赞不绝口的同时,网友也开起了该剧选角年龄普遍偏大的玩笑。“老戏骨们的演技没话说,但小时候的老三那么萌!这成长速度有点快啊!”“几个兄弟和演父亲的刘佩琦像同辈人,剧情倒是挺好看,好在老大老二老三这哥仨儿都不太年轻,看他们对戏也挺自然。”对此,果靖霖坦言筹拍此剧时资金并不充裕,确实都是请了老朋友过来帮忙。

  19岁时便结识的故交姜武,年龄只相差一个月的好哥们儿张嘉译都被果靖霖邀请来担当主演。连在大荧幕上大红大紫、已经鲜少接拍电视剧的大学同学徐峥也被他拉来,在剧中客串了一位电影制作人。剧中徐峥张口闭口的“小刚导演、葛大爷”,都为该剧增添了诸多笑点。果靖霖笑称:“虽然我们年纪大,但是我们心态年轻啊。”谈到选角的心态,他称:“首先我们真正经历过那个年代,确实能拿捏得比较到位。再有,像我们这拨老演员,功夫我都了解,我们能集体赖在这儿演,相信通过表演还是可以让观众认可这个角色的。”而当这一群“老家伙”们凑在一起时,现场的创作气氛反而更加活跃。彼此间的默契与肆无忌惮的调侃,着实为剧中的“兄弟斗法”增色不少。

  私藏的个人表达

  在电视剧《生逢灿烂的日子》的创作中,作为该剧的编剧与艺术总监,果靖霖也进行了一些大胆的探索性尝试。充满诗意的情绪表达,话剧风格的呈现手段都被他应用在作品之中。比如每集片尾低沉浑厚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正是果靖霖自己配音朗诵的。

  剧中,很多台词的处理方式和镜头语言也不那么“电视剧化”。果靖霖坦陈,自己在创作中确实也进行了一些探索性尝试,“我选择用这样一种方式处理,可能有的地方确实更接近电影化或舞台化。我觉得电视剧需要一些技术上的进步,不能老是家长里短那些‘水词’,是要有这样一个提高或者改变的,我希望在这方面也做一下尝试。”说到这儿,果靖霖顿了顿,又说道:“我不知道这样的处理方式观众是不是接受,是不是舒服,但这也算是我的一种‘诗与远方’吧。”

  文/本报记者 杨文杰

  张嘉译的日子:不再迎合年轻人

  胡同里的爆米花摊、家中盛水的大水缸、窗台下的蜂窝煤和门框上的垂帘,这些简单朴实的物件构成了上世纪70年代的生活场景,也勾起了不少观众的童年回忆。怀旧一直以来都是《生逢灿烂的日子》最大的看点之一。

  不仅是观众,70后的主演张嘉译在演戏的过程中也时常会有“回到过去”的错觉,“这部剧从道具到服化,每个地方都做得很用心,就是我们记忆中70年代的样子。”

  今年冬季张嘉译彻底开启了“霸屏”模式,《急诊科医生》、《我的!体育老师》以及正在热播的《生逢灿烂的日子》,已经连续两个月“承包”了一线卫视黄金档。但是,跟时髦现代、努力迎合年轻观众的前两部作品比起来,《生逢灿烂的日子》对张嘉译的意义特殊,更像一次自我的“致青春”。

  从叛逆走来的“北漂”

  剧中张嘉译饰演的郭小海是个在“折腾”中成长的孩子,小时候是邻里间公认的捣蛋鬼,长大后依旧“叛逆”,成为那个时代的第一批个体户。

  “任何一个男孩儿都经历过淘气、叛逆、爱惹事儿的阶段,剧本细节上的处理都会让我感觉很真实,唤起了我对于自己少年时代的一些回忆。”张嘉译认为郭小海虽然看上去玩世不恭,但他心中也有对梦想的坚持,从商对他来说就像是劈开迷茫人生的一道光,他也在不断尝试用各种方法去追求这道光。

  张嘉译对郭小海的追梦之路很有共鸣,因为他自己对于理想的执着也是一样的。从1987年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开始,张嘉译在这个行业已经走过了30年,在最初的北漂生活中,他也为了理想做过很多尝试,“那会儿什么都干过,跑剧务,当副导演,不喜欢的剧本也拍。”

  北京“纯爷们”身上的劲儿

  出生在相同的年代、年轻时对于理想相同的拼搏与坚持,对于张嘉译来说,这都是郭小海这个角色吸引他的地方。共同的成长经历和年代背景,让身为70后的张嘉译演起戏来可谓是得心应手,“因为经历过那个年代,所以对角色的理解也容易很多。”

  张嘉译评价郭小海是个性情中人,塑造起来非常过瘾,这位北京“纯爷们儿”身上带着一股“劲儿”,虽然有些痞气,但他对待身边的人都特别真诚、重情重义。比如裴小云去广州发展后,老二时常会去她家陪伴她孤独的母亲,也会偷偷关照街坊邻里,让他们多照顾裴小云一家,这都是他痞气外表下重情义的表现。

  沉淀后的重逢

  除了张嘉译本身之外,他与剧中其他演技派的同台飙戏,也有不少亮眼的表现。

  时隔十七年,张嘉译和姜武再次出演兄弟,两人之间不仅默契依旧,彼此的演技经过时间的沉淀也愈发纯熟。

  “那个时候我们都才30岁左右,现在比以前有了更多的经验,不管是人生还是演戏,都成熟很多。”张嘉译说姜武给他的印象一直都是沉稳可靠的,戏里戏外都是他很敬重的一位大哥。除了姜武之外,张嘉译与刘佩琦的对手戏也颇具看点。两人在《百年荣宝斋》、《白鹿原》等电视剧中都有过合作,此次刘佩琦摇身一变成为张嘉译的“父亲”,默契而不违和。

  文/本报记者 杨文杰

责任编辑:刘韵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