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如果这个行业没有增量,增速又维持在很低的水平,这个行业没有希望,抢占份额是没有意义的。”在12月17日“2017电影嘉年华”活动上,阿里影业高级副总裁、淘票票总裁李捷直言行业痛点,开出了体验与增量的药方。
提升行业效率,变革用户体验,创新消费场景,实现更高的上座率,创造出增量市场,李捷阐述的淘票票战略方向,与政策指向高度吻合,并提出了从内容、宣发和影院三个方面升级的路线图。
颁奖礼上,淘票票用户大数据分析产生的最受欢迎导演、最受情侣喜爱电影、最寂寞电影院等奖项,凸显互联网平台的赋能价值。获得年度最佳电影产品创新奖的“脱单电影院”,其产品逻辑成为了行业产品创新的风向标。
高度契合政策方向,发力增量市场
500亿票房、5万块银幕、全球第二大市场……2017年中国电影亮眼的成绩单背后,15%左右的低上座率,被网络泛娱乐方式稀释的观影欲望,引发主管部门和业界的重视。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李国奇指出,要从提高上座率、提高影片容量、发挥市场潜力等推动发行机制改革,在分众发行上进行探索,解决“有的电影找不到自己的观众,有的观众找不到自己的电影”的问题。
李捷认为,观影欲望降低的主要因素是用户体验不足。中国电影市场的未来在于增量,通过效率和体验的变革与升级,能够创造出新的500亿市场。未来两三年,上座率提升到20%,能够实现700亿票房,如果上座率翻一倍,就可以成就千亿中国电影票房。
做开放平台,为行业创造增量,淘票票延续着阿里的基因。从支付宝、蚂蚁金服到阿里云,阿里过往成长都是解决市场痛点实现增量。淘票票则从大数据、营销策略、用户画像、用户分析等方面为行业赋能。
“上座率是电影的生命线,淘票票的业务核心就是提升上座率,尤其是非黄金档。”李捷提出了内容、宣发和影院三方面的变革与升级路径,内容从搭伙组局升级为工业化制造,宣发从传统宣传与发行升级为整合营销,影院从播放升级为体验。
瞄准效率和体验,创新场景多点开花
今年下半年,战略上把准政策与市场脉搏的淘票票,开始推出多项创新产品,以此为支点,加速撬动增量市场的尝试。
“买张电影票,顺便脱个单”的脱单电影院,从同好+社交+情感出发,用不同类型的影片聚集有相同趣味的单身男女,给用户观影之外的新价值。双十一期间,脱单场开了96场,平均上座率36.71%,哈尔滨脱单场的上座率高到73.5%,远超大盘平均水平。
开创C2B众筹观影模式的小聚场,在存量影片、分众用户和影院之间建立连接,凑够50人就可以播放指定的影片。双十一,淘票票做了《甲方乙方》、《钢的琴》、《湄公河行动》和《乘风破浪》四部影片,开了147场,平均上座率44.5%,实现了平常三倍的上座率。
近期,淘票票还计划推出针对亲子家庭用户的“动画你早”,在假期时间的上午9点半播映动画影片,并设计成家庭套票,让父母带着孩子来看《大闹天宫》、《黑猫警长》。
“脱单是社交,小聚场是经典电影,动画是亲子。我们目的很清晰,把那些不常看电影人的拉进影院。”李捷说。按照人群类型划分,以同好的轻社交模式,重塑影片、用户和影院的关系,建立高效连接,淘票票的产品思路日渐清晰,小聚场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模式。
经典电影主题化播映,众筹观看艺术片,都可以通过小聚场,以及电影月卡的形式,激活沉淀的优秀影片与影院的闲置资源,满足各种类型的观影需求,拉动影院非黄金时段上座率。
两大档期火力全开,力拼用户规模第一
时值岁末,贺岁档和春节档票房大战烽烟渐起,互联网票务平台在快速洗牌后,也进入了新的竞争阶段。
淘票票与猫眼两家都从网络票务起家,但是在战略选择上,两家已经分道扬镳。淘票票选择做赋能平台,开拓增量市场,而不是从入口把控整个产业链,抢食存量市场。事实上,两家并不在同一个维度上竞争。
在刚刚开启的贺岁档,几部大制作的热门影片,淘票票及阿里影业均有参与,是《芳华》、《机器之血》、《妖猫传》、《二代妖精》和《前任3》的联合发行方,还是《芳华》、《妖铃铃》、《前任3》的联合出品方之一。此外,淘票票还联手支付宝上线了一系列的贺岁档活动。
李捷透露,现在越来越多的片方会主动上门交流,在淘票票平台上分析用户的兴趣点。阿里影业也希望从影片制作早期介入,以用户数据和评论,帮助创作者把握好周期和质量,并参与到大多数片子的宣发中。
当前行业格局下,淘票票传递出谋求用户规模第一的决心。在李捷看来,要做开放平台,一定要做到用户规模最大,只有这样才可能把创新的互联网产品做起来,才可以改变整个行业的问题,创造增量。
“在实现用户规模的时候,必须通过一些价格手段,我们还会坚决地用价格手段。”可以预见,淘票票未来还会继续加大投入,初衷并非刺激市场,而是将用户导向创新产品和场景。
脱单电影院和小聚场成功尝试之后,淘票票的创新实验首战告捷,贺岁档和春节档两大市场窗口期,淘票票准备了充足的弹药和新玩法,在用户规模第一的争夺上或将斩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