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网

改编外国作品 “中国版”如何拥有“中国心”
2018-01-04 15:20:59    作者:任姗姗      来源:人民日报      

 2017年,中国影视吹来一阵“日本风”。《嫌疑人X的献身》《麻烦家族》《追捕》《深夜食堂》《妖猫传》等电影电视剧,先后改编自日本文学或影视作品。这些原作大都在中国拥有较高的人气,改编后的“中国版”却褒贬不一。“本土化”够不够,“中国味”足不足,成了中国版能否俘获观众的关键因素。

  由日本作家东野圭吾作品改编的电影《解忧杂货店》,正在全国电影院线上映。这部作品的改编路径,再次探讨了影视改编如何跨越文化差异,“中国版”如何拥有一颗“中国心”。

  外国作品转译成中国故事,化解二者之间的文化、社会、时代差异,是本土化过程中必须直面的问题。对于这一点,《解忧杂货店》的导演韩杰有自己的答案:“中国文化的根最重要。日本文化深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我们改编日本作品一定要找到这个根脉,一切才好梳理。”有些创作者在文化翻译传播上缺少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拿过来就直接用,生搬硬套日本的故事,丢掉了自己的文化基础,则一定行不通。之前几部中国版作品水土不服,根本原因也就在这里。

  除此之外,找到两个国家的对应感也很重要。中日两国的伦理现状、时代节拍有差异。日本原著的时间起点是上世纪70年代,那个时代日本经济正辉煌;而对中国来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则特征更鲜明。“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经济快速发展,中国人的生活情感、伦理道德也在发生改变。将时间起点后推到八九十年代,我们找到了中国版故事的时代坐标,也就找到了符合原小说主题的人物坐标,基本解决了改编的难题。”韩杰说。

  具体到这部电影,剧情的展开、人物的命运里,中国文化的痕迹也很明晰。影片中最核心的人物——无名老爷爷,他从旧社会走过来,曾经的爱情没有结果,他一生未娶,爱人张妈妈也一生未嫁,但两个人把这种伤痛转化为新的力量:老爷爷在杂货店给人写解忧信,张妈妈创办孤儿院,养育了一代代孤儿。韩杰认为,这种仁爱,正是传统儒家美德的体现:“整个故事是从2017年的一个夜晚3个孩子的出走讲起,无知反叛的孩子,在解忧杂货店逐步发现爱,逐渐产生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美德。找到了这个文化的脉,整个故事的线索、情感力量、伦理观点也就随之树立起来。”

  东野圭吾是日本当代推理小说家,与他一系列以悬念推理为特色的作品不同,《解忧杂货店》独树一帜,它巧妙运用时空自由穿梭的结构,讲述了人与人互相抵达、传递情感与困扰,进而互相鼓励互相揭示生命真相、寻找人生价值的故事,具有东方古典智慧和美德的精神内核。在哲学性和思想性之外,它传递更多的是人性温暖和爱的力量。这与韩杰早年创作的电影《Hello!树先生》的温暖人文主题有相通之处,但这次在演员的选择上,却大不一样。

  《解忧杂货店》里,既有演技派的成熟演员,也有当下颇受关注的流量偶像。这一方面是资方的考虑:操作电影时把各种优秀资源组合起来,努力让电影取得更高的业绩。另一方面,韩杰自己也不反对用流量偶像:“我的电影作品里始终贯穿一个理念,不管演员还是非职业演员,明星还是表演艺术家,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她)合不合适这个角色,内心的能量能否激发起来,对电影是否有一种信任,对电影创作是否有一份探索的渴求,这个达成共识之后,我们才能创作作品。”

  《解忧杂货店》是个关于时空的故事,《Hello!树先生》中也有魔幻的时间感。韩杰持续着他对时间概念的表达欲望和创作兴趣:“电影本体的魅力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对时间和空间的处理。当初我们学习电影的时候,就栽种下了这样的理念,对电影做本质上的探索,并且希望能够探索出一些有趣的东西,这是我从业以来一直努力的方向。” 本报记者 任姗姗 

责任编辑:刘韵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