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版《射雕英雄传》是近年来唯一一部受到好评的金庸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几乎完全重制了1983年的版本。图为该剧海报。
若非朋友圈里有人戏谑“新的辣眼睛剧集诞生”,这部原著自带粉丝的改编剧,大抵就会不温不火地开始并结束吧。最新版《笑傲江湖》日前在视频网站播出。无法登上卫视频道,只是该剧的一重困境。在年产1.4万集的国产剧集里,制片方更不愿见到的,是泥牛入海,既没有话题,也捧不红新人。
遗憾的是,大多数新拍金庸剧,都栽在了同一个死循环里。以眼下的《笑傲江湖》为例,打开第一集,涌来的弹幕几乎是一个调调:诟病选角,怀念老版。到了第四集,干脆连弹幕都是稀罕物了。这一版打不出影响力,意味着下一次重拍只能继续“轻”制作、用新人,多半再陷入新一轮吐槽中。这不,2018年新敲定的制作计划里,《倚天屠龙记》和《神雕侠侣》都榜上有名,《鹿鼎记》和《飞狐外传》的重拍也有了眉目,但网友的评论出奇尴尬———一届不如一届。
冯其庸曾说:“这世上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有层出不穷的金庸迷。这种现象,值得研究。”现如今,更值得玩味的现象是:金庸迷仍未老,金庸剧仍大规模重拍,但其“江湖地位”却是越发没落了。
占据过电视剧制作“头部资源”的金庸剧,今日式微,谁是“祸首”?
1983年版《射雕英雄传》。
1995年版《神雕侠侣》。
互联网时代,“旧武侠”文本渐成“老古董”
环顾四周,金庸剧绝非武侠剧中边缘化最厉害的一支。过去两年,已播的新《萧十一郎》、新《边城浪子》和《飞刀又见飞刀》,没有一部刷出了存在感。最新的片单,待拍的《绝代双骄》《陆小凤传奇》《萍踪侠影录》,也无一被看好。
昔日掀起武侠影视热潮的“金梁古温”风光不再,首先得从武侠文本的退让说起。20世纪,武侠小说有民国旧派到港台新派的流变。其中,金庸从1955年开始于报纸上连载小说,从1970年起,他开始全面修改,历十年完成。其小说立体而庞杂的人物体系蕴含着东方哲学思维,也兼具历史地理的开阔格局。其下笔更是“大象无形”“得意忘象,得象忘言”,“象”与“意”充盈文中,而不觉“言”之存在。正是这股子“侠文化”,令武侠IP的美誉和价值,一度维持在高位。当年,周星驰不过是在《功夫》里用了“神雕侠侣”四个字,就为此支付了六万元。但随着金庸封笔,梁羽生、古龙驾鹤,温瑞安独木不成林,武侠文化的大旗再无人能接。
随着互联网时代来临,网络上的武侠小说也开始“跨界”风行。“旧武侠”渐成部分人眼中的“老古董”,轻武侠、武侠奇幻等成了宠儿。网络写手们从旧武侠里找寻门派架构,从都市言情里提炼一点甜蜜元素,再到网络游戏里借点二次元风尚,熔一炉,兑一兑,仙侠文、奇幻文层出不穷。有了网络文本打底,据此改编的影视剧随之转变风向。如今的“头部内容”不再是苍凉厚重的“旧武侠”,而是带着所谓“年轻感”的古偶剧。《仙剑奇侠传》《花千骨》《诛仙青云志》《蜀山战纪》等,莫不是各家公司从明星选择到播出平台都步步为营、锱铢必较的“大戏”。
金庸的“侠文化”在网上失去了文本阵地,那么黄老邪布下天覆阵、地载阵、风扬阵、云垂阵的桃花岛与“三生三世”的桃花林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射雕英雄传》英文版。
《雪山飞狐》英文版。
划得来的“生意经”,让武侠剧沦为新人集训的附产品
比武难胜不能只怨兵器,还得从剧集自身的“武功”论起。自打经典武侠剧的江湖地位动摇,各公司以自我放弃之姿追逐“投资回报率”,同样得追责。
片方的算盘这样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金庸剧的IP再怎样不复辉煌,它都有“天然粉”,谁演令狐冲,谁演郭靖,总还能引起网络关注。就算一水差评,也是一种“流量经济”。而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故事相对成熟,大大降低了剧本开发的成本。所以,拿金庸剧来“锻炼队伍”“新人混个脸熟”,不啻为一次高性价比的制作:能火当然大赚,不火也不至于捶胸顿足。大不了学学近年来唯一受到好评的2017年版《射雕英雄传》,不就是忠实重拍了1983年版的内容嘛。
可控的成本,划得来的“生意经”,屡试不爽的懒惰思维下,与其说武侠剧已然沦为反复加热的冷锅冷灶,不如看成,这款类型剧只是影视公司新人集训的附产品。
无怪乎观众念旧,回首三四十年前,假山假布景下,却是一片至真至诚的创作心。那时候的拍摄,剧本信奉“情怀”,角色注重“侠气”,就连不少主题曲都透着义薄云天。影视创作从来是门集体的手艺,正是当年每个环节对于“侠之小者,行侠仗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精心雕琢,这才让金庸剧成为当年的明星制造机:1978年《倚天屠龙记》火了郑少秋;1983年《神雕侠侣》把刘德华带到视野中央;《笑傲江湖》里令狐冲的侠气与周润发相得益彰;《射雕英雄传》的黄日华与翁美玲曾令多少少年心向往之;而《鹿鼎记》《侠客行》《倚天屠龙记》三部金庸剧更是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忧郁版”之外的梁朝伟经典形象。同样靠“情怀”先行,“侠义”打磨,彼时即便翻拍,也能成就经典:1995年古天乐、李若彤版《神雕侠侣》,1996年吕颂贤版《笑傲江湖》,不外如是。
知乎上,有关“金庸小说为什么广受喜爱”的问题,这个答案被赞次数最多:“因为广大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孺慕之情在起作用。大家发现,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内容,如‘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一诺千金,生死以之’等等,这些在现实中被某些人弄丢的东西,在金庸小说里依然那么山清水秀。即使琴棋书画民俗风物一应古朴物事,也那么的色香味俱全咯嘣脆可口。这真像自家跑了的群羊又回来,乐呀。”
人们怀念那些文本,其实与怀念旧时的电视剧制作手艺,异曲同工。首席记者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