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如马,自别离,未停蹄。”相信每个人都曾有一个瞬间,脑海中自发地出现某个身影。也许是崇拜的人、爱慕的人,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也或许只是某件事、某座城市,甚至某个时刻。上周六,温暖回归的央视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第二季播出了第二期节目,本期主题是“想念”,许鞍华、袁泉、地质地貌学家崔之久等嘉宾通过一段段直达内心的朗读,尽情地思念心中所想。
然而就在节目播出的当天,有一群很特别的人走进了四川省图书馆——成都朗读亭的第一站。这些自发集结在成都以及各地朗读亭的组织,都是源于一份“特殊的想念”,为了一个特殊的日子——“5·12”!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 “震痛”了万千中国人的心,于是从2009年起,每年的5月12日被定为了全国“防灾减灾日”,十年来我们从未停下脚步,用“中国力量”书写灾后重建的新篇章。
5月12日,原本就常常排起长队的朗读亭,在汶川地震十周年的这一天,前来朗读的人更是络绎不绝。在这些 “朗读者”中,有一些人就是当年地震的亲历者,他们当中有那场灾难的幸存者、有参与抗震救灾的工作者,也有因此失去家人朋友的受难者家属。对于幸存者来说,十年的时间不足以磨灭一场天灾对他们生命的影响,但值得庆幸的是,他们依然乐观坚强甚至比他人更多出了一份勇敢。谈及未来,他们有自己的职业梦想也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希望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来回馈社会。还有一些亲历者,他们想通过朗读亭感谢当年曾帮助过他的人,或是心底有一直思念的人,想通过一段文字来表达内心深沉的情感。
回顾汶川十年,有些人从悲伤中重新站起,那些一度破碎的家园也早已焕然一新。《朗读者》通过这种“为纪念汶川十年朗读”的方式,回忆当年震撼和温情的震后故事,关注现下汶川人民的生活环境,从而让观众深切感受到他们在灾后十年间的成长与蜕变。
如今《朗读者》第二季已经回归,第四批“朗读亭”的线下投放选择了四川省图书馆为成都第一站,从5月10日至15日每天上午9点至下午6点对公众开放,其余的城市分别为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思南公馆、深圳当代艺术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杭州西湖涌金池观景台和广州师范大学,之后还会陆续走进更多城市,意在让更多的人体会文字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