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网

千年民艺传奇铸魂乡村振兴
2018-10-26 08:33:24    作者:魏金金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19日讯(记者魏金金)双城接壤处,背靠凤凰山,村前依傍草海湿地,风光秀美,田野如画,这里就是素有“丽江小别院,大理后花园”之称的鹤庆新华村。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白族人在敲敲打打中走出了一条瑰丽多彩的民艺生存之路。手艺乃安身立命之本,这也似乎是绝大多数新华村村民流淌在骨子里的信念。

千年民艺传奇铸魂乡村振兴 

新华村公共雕塑 记者魏金金/摄

  在日前举办的“2018特色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云南)高峰论坛”上,云南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李炎谈到,新华村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折射了中国农村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发展的轨迹,其发展变化堪称现代农业社会转型中的一个缩影。

  回望:千年民艺传奇始于“走夷方”

  中国传统手工艺看云南。云南省内的传统手工艺又以新华村出名。

  从地图上看,新华村位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西北部,旧称“石寨子”,是茶马古道上一个典型的白族聚居村。从唐南诏国时期,这里就有人从事金、银、铜器手工加工工艺。按照当地艺人的口述历史,新华村手工艺的制作前身是一些修修补补的小炉匠。小炉匠从小走南闯北,挑着担子走村窜寨。

  新中国成立以后直到七十年代,小炉匠主要去往滇西线,即所谓的“走夷方”。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得以有机会接触不同民族的器物类型,学习各地的传统手工艺,不断丰富提升自己的手工技艺。上世纪八十年代,新华村的匠人开始走入藏区,并从早期简单的修修补补开始生产、加工银铜制品。当时恰逢藏区一批喇嘛庙修缮,寺院的宝顶、佛像以及各种宗教法器需要大量铜制品,寺院管事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了这些曾经的“小炉匠”。在参与寺院重建的过程中,新华村的匠人开始接触西藏的寺院艺术。自此,不少年轻一辈的新华村匠人开始进入拉萨,置身西藏艺术殿堂,新华村银匠的技艺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如今,随着时间的发展,在藏族、傣族、彝族、纳西族、傈僳族、羌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乃至泰国、缅甸、尼泊尔的一些地方,凡提金银锻造,必定会有新华村匠人的身影。在滇藏线上流传的格萨尔唱词中就有“最好的宝剑和马鞍出自白族人之手”的说法。如此说来,新华村匠人精湛的手艺,也与白族开放包容、自强不息、勤劳朴实的精神息息相关。

  现状:数十亿产业规模已然形成

  岁月悠悠,时光荏苒,小锤敲过一千年,从云贵高原响到了青藏高原。1996年,新华村村民寸发标结束8年的“拉漂”时光,回到家乡开始创业。没过几个月,寸发标就设计出了九龙壶,并为九龙壶申请了国家专利,以“九龙系列,生产出不少纯金、纯银的九龙壶、九龙杯、九龙喷火火锅、龙碗、龙盘……精美绝伦的九龙壶也给寸发标带来了好运,各地客商纷至沓来。从此,在新华村这些民间艺术家的带动和努力下,新华村的手工艺品牌越来越响。

千年民艺传奇铸魂乡村振兴

寸发标发明设计的九龙壶 记者魏金金/摄

  2014年8月份,鹤庆银饰品锻制技艺正式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遗传承项目。漫步新华村的临街店铺,随处都可以看到不大的工坊里,几个年轻的小银匠聚精会神地做着手艺活儿,敲敲打打的声音能从早上8、9点一直持续到晚上9、10点。“家家有手艺、户户是工厂、一村一业、一户一品”不失为新华村今天手工艺发展的一个真实写照。

  相关数据显示,在新华村1000多户居民中,有73.6%从事金、银、铜、铁等金属手工艺品的加工,银铜铁铝加工销售产值达到22亿元。同时,新华村依托高原坝子特殊的生态环境和民族民间特色文化,旅游业随之勃兴发展。近年来,新华村先后被评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云南十大名镇”、国家4A级景区、“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村”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将店铺开到家门口,前店后厂成寻常。另一方面,“走夷方”闯天下的传统并没有因此被舍弃。据了解,如今的拉萨八廓街聚集了1000多位新华村匠人,成为仅次于新华村的鹤庆银匠集中区。随着经济的发展,丽江、九寨沟、广西、上海等国内一些新兴的旅游景区,也成为新华村银匠们新的创富地。

  与此同时,在“互联网 +”的大浪潮推动下,一些外来青年、本地意识领先人士和返乡创业大学生率先在网上开店,通过京东、天猫、微信扥平台大力开展网络外销。2013 年,新华村成为云南省第一个淘宝村。经相关统计,淘宝网上新华村活跃卖家122家,形成规模年销售收入30万元以上的有15户。寸发标、千锤佳艺、寸四银庄等银饰加工企业先后在天猫、京东等平台开设旗舰网店,并通过微信平台销售,年均销售200余万元,2016年实现网上销售收入近5000万元。“寸银匠”品牌创始人、云南寸银匠商贸有限公司寸彦同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每年公司通过电商渠道,单销售银壶,大约就能够达到千万销售额。

  为进一步强化培育引领,加强对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规划引领,鹤庆县政府还专门编制了《鹤庆银铜器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在此背景下,2017年10月份,鹤庆新华银器艺术小镇银铜器加工产业园正式开工,预计今年12月底完工并投入运营。

  瓶颈:传承有望但设计力量相对匮乏

  寸氏是村里的大姓,村中有不少作坊或工厂也都是以寸氏开头命名,自然传承发展的主力大军也是寸氏。千百年来,对于新华村的银匠而言,其可贵之处就是在工艺上坚持精进,不断追求更高的工艺水平的同时,无私地向后辈年青一代传授分享自己的手艺。

  为进一步促进银制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自1994年,26岁的村民寸彦同一面继续深入钻研工艺,一面广收弟子并开办工厂。寸彦同谈到,这些年来,在自己的“寸银匠金工工艺传习馆”中,曾先后带出100多位徒弟,其中最小的也就15、16岁。后为了进一步学习、体会银器本身所拥有的文化内涵,寸彦同远赴日本,专门花费了一段时间用来学习日本银器的加工工艺与艺术表现手法。而村民寸光伟则因为技艺精湛先后被聘为云南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民族工艺品银器设计制作专业课程”特聘教师、湖北美术学院讲师,每年带队负责5-8名本科生与研究生来他的工作坊学习银器锻造与设计作品。“教会徒弟,饿不死师傅,我希望新华村的年轻匠人越来越多,把新华村的银器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徒弟越多,师傅会更好过。”平日里,寸光伟总喜欢这么说。

  但事实上,尽管新华村现在已经有寸发标、千锤佳艺、寸银匠、寸四银庄、光芝银制等加工品牌,包括至为等原创独立设计师品牌,但同质化、粗糙化、缺乏创意等现象仍普遍存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在实地走访过程发现,村中手艺大师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设计人才的匮乏,或是缺乏相应的产品设计与人才对接服务这样的平台或渠道。也就是说,新华村的银匠一方面掌握着高超的金银铜锻造技艺,但在产业提升的过程中又多少受困于有限的设计力量。需要注意的是,在文化消费升级的背景下,设计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如何通过设计水平的提升和文化内涵的创新植入,将目前的手工艺品进一步转化为艺术品,这也是近年来深扎新华村进行田野调查的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特聘教授马腾嶽一直关注的问题。

千年民艺传奇铸魂乡村振兴

寸四银庄工作坊一角 记者魏金金/摄

  “见人见物见生活”,融入现代生活、弘扬当代价值,这是新时代非遗工作的理念。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归根到底要回归到人本身、回归到资源本身。中国人民大学文创研究所所长、教授金元浦谈到,伴随着人们对多层次美好生活的追求,消费迎来全面升级,新华村的匠人,尤其是年轻的艺术家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设计水平,创造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培育出一批本土的设计中坚。此外,金元浦还提出,建议邀请专门的设计师或团队进行合作,或是通过与专业院校共同搭建设计力量合作平台。但无论如何,这都需要有一个专门的行业机构或组织来牵线搭桥。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李康化则从人的个性化发展角度出发,就此谈到,当当代工艺美术回归生活已成潮流,工艺美术本身也要不断反映、创造、引领生活美学。但是在人工智能时代,今天在新华村里敲敲打打的声音里中,我们是否应该回归到人本身,去切身感知那些身怀技艺的匠师他们是否开心?毕竟只有以人为本,才能真正还生活以诗意雅致,还工艺美术以独特风貌。同时,鉴于目前年轻的学徒多为初中毕业,李康化也希望当地能够进一步重视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提升创新设计水平。在鼓励创新的同时,注意保护整个产业链的个性化发展。

  升级:行业标准亟待建立 有望打造“世界银都”

  众所周知,银铜器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标准化建设。开展标准化工作,也将进一步促进行业发展有“矩”可循。江西师范大学设计创新研究院院长卢世主认为,新华村银铜器产业的发展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尚未建立一套行之有效、较为系统规范的行业标准。所谓的标准就是设计标准与工艺标准,其事关产品的质量保障,差异性定位等。

千年民艺传奇铸魂乡村振兴

等待精心打磨的壶盖 记者魏金金/摄

  同样,需要引起重视的是,随着未来不断发展,新华村银铜器行业乃至整个鹤庆县都迫切需要一个行业与政府或其他组织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一个协助政府管理行业的相关机构。这个协会或组织也将成为从业人员提升自身技能、反映自身诉求,维护行业合法权益的专业力量。但到目前为止,鹤庆银铜器产业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从业人员也尚未建立相应的行业协会或组织。尽管如此,这似乎也并没有阻挡新华村银铜器产业的发展步伐。因为在新华村不少的临街银店里,我们每天都可以看到实时更新的伦敦白银价格走势。很难想象,这样一个隐藏于中国西南群山褶皱的村落,竟然会因为银器制作而与全球化接轨。

  马腾嶽在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特意提到,希望当地政府可以专门打造一个公益性的银器博物馆,借鉴台湾莺歌陶瓷博物馆的成功运营经验,通过举办国际赛事、展览,不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加强国际金工文化交流,推动鹤庆县尤其是新华村优秀工匠技艺走向更高、更广的国际舞台。鹤庆匠人本身高超的金工技艺和白族人开放包容的民族精神,使得马腾嶽有底气相信一旦这个专业性银器博物馆落地,只要运营得当,“它绝对可以成为一个国家级的手工艺博物馆”。未来在不断举办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与扩大宣传的过程中,这个地方将登上国际舞台,并且有望变成“世界银都”。

  由此说来,未来新华村银铜器行业如何走向全球化这一问题的确值得认真思考。

 
责任编辑:刘韵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