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媒体渠道以流行、接地气的方式推广古典音乐,可以怎么操作?宁波交响乐团的做法是利用公众号,分别围绕曲目、指挥家、演奏家等,为每一场演出做多篇推文。比如,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由于作曲家当时正迷恋一位女演员,他们就把标题做成了《这是一个迷弟追求女神的爱情故事》。这种尝试遭到业内其他专家质疑,认为如此“标题党”过于娱乐化,经典就是经典,古典音乐不能被庸俗化。
持反对意见的专家有他的道理。用学术眼光看,经典不宜随意做娱乐化变更,它本身就是小众的、束之高阁的,某种程度上说不需要被理解,甚至没必要被太多人知道。不过,个人以为,当经典作为一场演出被搬上舞台,它就承载了另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文化传播,为了让它所面向的大众更容易、更愿意了解、走近古典音乐,用流行语言做一些通俗化的“翻译”,其实无伤大雅。
就拿这个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来说——作为一个学过十几年钢琴的业余人士,我这也是第一次听说柏辽兹其人。在既不认识作曲家也不知道作品的情况下,如果没有一段类似创作背后的八卦这样足够吸引人的趣闻,个人是大概率不会点进去看的。工作生活俗务缠身,当真很难高雅起来。
而用一种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可能会让更多人知道柏辽兹和《幻想交响曲》,然后有可能吸引更多听众接近古典音乐。普及经典,其实和科普差不多道理,都要把艰深晦涩的内容准确无误地用通俗语言表达出来。不过,相比大多数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的科学问题,人文艺术领域的“解说词”可能更难写,有的史实已不可考,有的各人持不同理解,有的只可意会难以言传……毕竟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任何艺术形式的核心是人,作者是人,受众也是人。强调经典的内容、本质固然重要,然不能顾此失彼,而眼看广大受众离经典越来越远。给古典音乐配上流行解说词,不失为推广普及的一种尝试。它或许不尽如人意,但只要不是一味迎合网络传播的恶搞,又何必太过吹毛求疵呢?(杨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