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电资办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11月25日,全国电影票房收入为559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的成绩,2018年中国有望成为世界最大电影市场。而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电影生产者也早早意识到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从制作到宣发各环节,从之前刻意植入“中国元素”,转变为主动融入。
日前,J·K·罗琳全新创作的《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在中国与北美同步上映,主创团队可谓倾巢而出来北京参加中国首映礼。6幅特别定制的中国版海报让人耳目一新,融合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不生硬不突兀,还引出了影片中唯一一只来自中国的神奇动物驺吾,吊起了观众的胃口。
近日在中国上映的《无敌破坏王》,该片导演里奇·摩尔上周在北京举行分享会时,被问到为什么在影片的互联网世界中出现了QQ、新浪微博、天猫等中国APP,导演表示:“不管是欧洲、亚洲,大家都有自己使用的网站,互联网是无国界的,我们不想只用美国公司,也不想针对不同的市场做不同的版本,所以选择了大家都熟悉的APP。”
在影片中加入“中国元素”并不是最近才流行起来的事情。之前,海外制作公司主要采取的方式有邀请中国演员出演角色,或将部分场景放在中国拍摄等手段。中国的美景不但出现在《碟中谍》《惊天魔盗团》《2012》这样的真人电影中,连《变形金刚》《阿凡达》等电影里都少不了中国的地标性景观,海外制作公司想通过这种简单直接的方式迅速获得中国观众认同,打开市场的野心表现得非常直白。
然而这种“直白”的野心并没有收到良好的反馈。我们曾“诟病”一些中国一线女演员加盟所谓“好莱坞大片”,其实角色可有可无,只是个摆摆样子的设置。以山水风景“套近乎”的方式也已经过时。好莱坞一线巨星来到中国的“套路”粉丝们已经“门儿清”:爬长城、吃烤鸭、收几幅“票房长虹”的毛笔字做礼物,在见面会上字正腔圆地用中文喊两句“你好!我爱你!”……这样刻意的“套近乎”在我们日趋成熟的电影观众面前效果越来越不明显。于是换种方式让“中国元素”融入自己影片的制作宣发,成为好莱坞大片面临的新课题。
我们欣喜地看到,很多好莱坞影片主创不再把“中国元素”当做一个“植入”的元素,而真正地将“中国元素”表现为影片里全球化不可缺少的部分。
(丁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