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好风光……”国家级非遗项目陕北说书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张小飞与他的徒弟马美如搭伴,一个怀抱三弦、腿绑甩板,一个手拉二胡,两个人边唱边弹,将家乡的风土人情以陕北说书的形式欢快道来……如今,这种流行于陕西榆林、延安的曲艺形式,正在借助网络直播的形式走向全国。
“我的触网时间其实并不长,去年七八月才开通了网络直播。”来自陕西榆林的张小飞说,只要不外出参加演出或比赛,每天都会有一两个小时在“直播间”度过,这已成了他的习惯。有时候与粉丝互动密切,一曲接一曲,三四个小时一晃就过去了。对张小飞而言,“互联网+陕北说书”,要是放在几年前,这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也不用说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成为有30万粉丝的“网红”,足不出户就为家庭挣得一份收入。
陕北说书是陕北地区十分重要的曲艺样式。说书艺人手持三弦等乐器,边弹边唱,唱词通俗流畅、激昂粗犷,故事性和趣味性十足。陕北说书最初是由盲人运用陕北的民歌小调演唱一些传说、故事,后来吸收眉户、秦腔以及道情、信天游的曲调,逐步发展形成现在的陕北说书。
近年来,陕北说书的艺人队伍不断壮大,目前活跃在榆林和延安城乡的说书艺人有2000多人,前些年改行的说书艺人又纷纷重新回到了说书的队伍当中;陕北说书的创作愈加繁荣,一些优秀作品摘得中国曲艺牡丹奖、群星奖等国家级奖项;陕北说书交流传播达到了历史的新高度,除登陆央视、走上国际舞台外,仅网络直播吸纳的粉丝就已遍布全国20多个省区市……“可以说,如今的陕北说书处于历史上的最好时期。”榆林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薛志章表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陕北说书从未有过今日的辉煌,“在如今2000多人的说书队伍中,有近千人已经通过网络直播等方式传播陕北说书了,这种发展成就放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
“网络直播对陕北说书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推广,对我们传承人和艺人来讲,是压力也是动力。毕竟有那么多人在关注着你,必须把好的作品呈现给他们。”张小飞说,如今自己每次直播时,同时在线的粉丝和观众数量平均有两三千人,这对陕北说书的传承和发展是相当有利的。在以前,一场拥有上千观众的演出只能出现在大剧场或庙会上,而现在像是天天有演出、有庙会。
曾经的陕北说书基本就出现在当地人的红白喜事及庙会上,即便是庙会也有很强的季节性。在一年的大部分日子里,说书除了自娱自乐以外几乎没有市场。如今,在当地文化主管部门和非遗保护中心的组织帮扶下,有关陕北说书的传承班、培训班免费向艺人及爱好者开放。经过培训,加之与专业创作人员的合作,越来越多的说书艺人可以通过创作鲜活又贴近时代的内容,不断拓展陕北说书的发展空间。
在网上,像张小飞一样的说书艺人多是与自己的师徒、亲戚朋友一起合作直播。有时,十几人甚至几十人的“大部队”同时出现在镜头前。不仅如此,民歌、秧歌、舞蹈以及滑稽幽默表演等更为丰满的呈现样式也让“上网”的陕北说书有了演播厅式的综合效果,自然少不了粉丝的追捧。
“直播对艺人才艺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他们为了赢得、保住粉丝,必须更为主动地学习、借鉴他人的长处。”在肯定之余,薛志章同时指出,少数说书艺人为了片面地迎合粉丝,也将一些较为低俗的内容加入其中。对此,除了加强平台方的监督管理,政府及文化部门也需要加强引导。
“通过这一两年的观察,不得不承认网络直播已经成为弘扬和推广陕北说书的一个重要平台。”薛志章表示,“我们鼓励更多的说书艺人参与其中,凭借更广阔的平台留住陕北说书的根和魂。”秦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