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网

面向群众创作没档次?
2019-03-12 08:07:52    作者:陈志强      来源:解放日报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既是软实力,也是硬实力。不管时空怎么转变,文艺为人民创作、为人民立言的服务本质没有变。

  原因之一:人民需要文艺,文艺也需要人民。

  人民既是文艺的消费者,也是文艺的源头活水。优秀的文艺作品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审美教育功能,使人们在美的熏陶中接受思想启迪和情感升华。因此,文艺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同时,人民又是文艺的天然裁判。文艺只有贴近人民,贴近生活,才能迸发出蓬勃生机和活力。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一切优秀的文艺作品,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领人民精神生活。

  原因之二: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大众化的内在要求。

  文艺作品要想为人民所接受,必须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来自五湖四海的有志青年纷纷涌入延安,使延安成了生机勃勃的文艺圣地,但随之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一是从国统区来的文艺工作者对当地群众缺乏了解,没有真正体验过战斗生活,写作的中心仍以知识分子为主;二是理论和实践脱节,有些文艺工作者性情比较孤傲,理想主义色彩过于浓厚,甚至还带有成名成家、绝对自由的想法,因而无法创作出反映人民真实生活、引发人民共鸣的好作品。

  毛泽东同志针对这些问题指出,文艺工作者平时要注重与当地人民保持密切关系,深入当地人民的生活。只有这样,才不会成为空头文学家或空头艺术家。在此情形下,广大作家纷纷深入基层体验生活,抒发真情实感,涌现出《小二黑结婚》《王贵与李香香》《荷花淀》等一大批优秀作品。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艺创作者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创作出一大批优秀作品。实践证明,文艺要健康发展,就不能剑走偏锋。无论是裹步不前,还是成为市场的奴隶,都不符合发展规律和时代要求。要以实际行动抵制“三俗”现象、剽窃模仿和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逐步解决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问题;要以手机、互联网、数字电视等新媒体、自媒体和融媒体为平台,进一步拓宽人民接触优秀文艺作品的渠道。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以为人民不懂得文艺,以为大众是“下里巴人”,以为面向群众创作不上档次,这些观念都是不正确的。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人民。只有永远同人民在一起,艺术之树才能常青。

  (作者为上海商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所教授 陈志强)

责任编辑:刘韵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