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唯一的A类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天然刻有鲜明的“世界影视,中国主场,上海气质”标识。
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给新时代的电影人提出了新要求,电影创作必须以人民为中心,从“高原”迈向“高峰”。
本届电影节全力推动中国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金爵电影论坛围绕电影工业化、松江科技影都、电影产业链、科幻电影、电影教育等展开思路交汇、观点碰撞;电影市场关注电影投融资、电影人才培养、影视拍摄服务、中外合拍等;一大批电影项目、计划、作品、活动等将在电影节期间发布和举办。
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一直与中国电影发展同呼吸、共命运。近年来,上海发布了“文创50条”、提出建设全球影视创制中心、进一步擦亮“上海文化”品牌等,全力推动中国电影工业体系在上海形成闭环,助推中国电影真正形成高峰。如优化营商环境,影视企业注册、拍摄备案、事务申报、取景选景等,“一窗通办”;不断提升服务能级,为影视机构提供大数据服务、招商引资服务,并布局上海全市“1+3+X”影视产业基地,推动长三角影视资源合作共享和电影科技的创新与应用等。
向电影强国迈进,离不开电影工业的支撑,也离不开电影人才队伍的建设。近年来,上海通过政府主导、政策推动,影视产业人才培养逐渐形成体系和规模,一大批专业人才陆续输送到影视产业各个领域,正在为中国电影工业的发展贡献能量。
电影节同样不断创新,今年,电影节完善自身的阶梯形新人培养体系,新设短视频“探索”单元、创投训练营等新人培育项目,与原有的金爵短片、电影项目创投、亚洲新人奖和金爵奖一起,构成了互有关联、逐层递升的6级阶梯形新人培育孵化机制,逐步形成人才培育的闭环,成为中国影视事业新力量的“大课堂”。
有趣的是,导演宁浩在2005年以《绿草地》入围第八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后来他成立“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帮助、支持新人拍摄了《我不是药神》等影片。今年,宁浩再度以评委会主席的身份重返亚洲新人奖,充分体现了电影节这个平台所产生的新人培育效应。
去年,19部“上海出品”影片在国内外各影节、影展获奖入围,占全国国产片票房27.4%,其中12部影片票房过亿元。叫好又叫座的现象证明,上海电影人、电影机构正在以新时代再出发的姿态,为推动中国电影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晓 柚
《 人民日报 》( 2019年06月17日 1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