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屏一周、频创纪录的《哪吒》,令国漫崛起成为最热话题。上映一周持续霸屏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令国漫崛起成为最热话题。截至8月1日零时,《哪吒》电影票房破13亿元,超过2015年上映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成为新的国产动画电影票房冠军,中国影史动画电影票房第二。纪录还在不断快速增长中,8月1日下午,票房已突破14亿元。
而7月初刚刚结束的西泠印社春拍,漫画连环画专场中,也出现了不少热拍场面,不仅有不少高出估价的拍品成交,甚至有一件潘玉良的作品,以1000元的价格起拍,经过多轮激烈竞价,最终以34.5万元的超高溢价成交,足见漫画收藏中一些令人惊喜的闪光点正在凸显出人气。
这些市场动向,不禁让人联想到今年3、4月间的Kaws过亿,引发的艺术收藏格局变动。年轻藏家、潮流动漫文化,是否已经成为收藏界一个令人瞩目的新星?动漫收藏该如何开始,如何深入建立体系?如何辨别漫画收藏各门类的艺术价值?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业内权威人士,从学术、收藏等角度为你解读。
【艺术价值】 如今看动漫作品的艺术价值?
羊城晚报:我们发现近十年来,动漫收藏在国际拍卖市场上逐渐受到更多关注。国内的西泠印社从2011年开始,每年都有常设的漫画连环画专场。你觉得是否反映了国内的动漫插画收藏现状?
金城:这样的市场现象,与动漫作品的艺术价值、收藏价值有一定关系。
典型的动漫收藏中,动漫作品的原稿、手稿,它与其他的画种不同。其他画种比如油画、国画,主要是看这一幅画自身的价值;而动漫手稿原稿的收藏价值,很大程度要看原动漫作品的价值。原作品有一个发酵的周期,经过10年、20年历史沉淀,人们把它当做经典,甚至不断得奖,原本的漫画或动画影响力越来越大,原稿就会越来越受到关注,它会有一个持续的效应。
为什么大众会觉得似乎2011年左右,动漫市场开始受到关注?这需要深层次分析。比如埃尔热的《丁丁历险记》这样的经典作品,它是从1929年开始创作,多年来价格一直走高,在欧洲的各大拍卖行都会有漫画专场。到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美国、日本的经典漫画开始进入市场,实际上在那三十年间已经很红火了。但到了2000年后,西方经济出现衰落,中国经济崛起,所以收藏市场就有了一个转移。像有一幅《丁丁历险记》的小画,是在2014年创的拍卖纪录250万欧元,这也说明时间越往后,影响力越大,作品的价位就越高。
羊城晚报:我们发现国内的动漫市场,似乎与国际上典型的动漫拍卖不太一样。漫画、插画、连环画都在此类别中,甚至有不少近现代画家的“跨界”作品。这是为何?
金城:连环画与漫画,广义上还是同一个画种。在欧洲和美国,连环画这个画种会直接归入漫画的类别里;只有中国是把它单列出来,像西泠的专场会被称为“连环画和漫画”。这是中国的特有的一个现象。按照一般的发展规律,像我们当初那一批连环画家,自然而然会带出一批新的年轻作者,从连环画传承到当代漫画里去。但在中国,上世纪80年代中期时,连环画突然之间风光不再一夜消亡,创作就断了层。而新的漫画创作者,是在90年代之后看着日本漫画长大的,凭着自学走上了漫画创作之路的,这两代作者中间断了层,就变成了连环画与漫画的传承中断。
实际上,在我们的连环画时期,各大名家百花齐放,广东像林墉、关山月都有创作连环画、插画。关山月曾经画过一部《虾球传》,林墉也画过有一本《西沙儿女》,都画得非常好,所以那个时期留下了一批经典的作品。按照画种来归类,无论是陆俨少还是林墉,只要他画过这类型的作品,收归到这个类别当中也都算是对的。而新的漫画作者。他们从模仿日本起步,身上传统文化的含量很少,而且到现在仍然很难褪去一些对日本漫画模仿学习的痕迹,这实际上也影响了他们作品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所以也造成了目前新的作品还没有达到预期收藏价值、而旧的作品则资源有限的现状。
羊城晚报:我们看到在连环画专场里,像齐白石、陆俨少、林墉这类的“跨界”作品市场反应很好。是否意味着,在收藏市场上,这种看似“跨界”的名家小品,也可成为值得关注的类型?
金城:这一类别你看似“跨界”,实际上在藏家中也有专门的受众,是值得留意的一个收藏种类。举个例子,西泠漫画专场,我是从第一届就持续关注和参与。今年的西泠春拍,我也拍下了一套林墉为《花城》创作的73幅插图。大家的印象中林墉是画国画的,实际上插图连环画是他在某一个特定时期创作生涯的一部分。我是觉得这一部分创作也蛮特别,而且有学术价值。按照林墉作品的定位,像这样一次过把他上世纪90年代创作状态最好时期的73幅插图汇聚在一起,它的学术价值相当之高。在广东百年美术大展上,每一个重要名家的相关介绍上,林墉总共选了不到十幅作品,其中就有这一次拍品当中的两幅插图,所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且有时代的印记在上面。
从另一个侧面来看,因为这类作品归到动漫类别中,与国画油画等主流画种相比,它的价位通常来讲比较平实,所以也是了解、收藏这位作者的一个好途径。
【收藏入门】 种类庞杂 收藏体系如何建立?
羊城晚报:目前国内动漫收藏品种繁多,历史跨度大,收藏体系应如何建立?
金城:入手动漫收藏,还是应该尽量往深走。我建议按照系列来建立收藏体系,这样才可以利用有限的资金,挖掘得比较深、比较透。
比如欧洲有很多大师,我主要锁定在埃尔热的《丁丁历险记》上,于是埃尔热的绘画、书信、明信片,还有辅助他创作《蓝莲花》的张充仁,他们之间的通信,我都会刻意收藏。这样就能够让收藏具有学术价值,在文献学术方面,对艺术家的研究有作用。
像日本的手冢治虫,每一年寄出去的明信片,我按照中国人十二生肖的习惯,已经收藏了12枚。这样就能慢慢形成体系。
羊城晚报:如何分辨不同种类的收藏价值?
金城:动漫收藏中,首先要搞清楚不同种类。是宫崎骏本人亲绘,还是他的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收藏价值是天壤之别。我每年暑期都会看到很多日本动漫展,其实很多作品都是属于吉卜力工作室的动画师作品,并不是大师原作。如果是大师原作,即便是创作过程的草稿也有价值,因为可以看出他的创作思路。在苏富比佳士得的拍卖会中,埃尔热《丁丁历险记》一些看上去都是简单线条的小草稿,都能拍出一百多万或是几百万元人民币的价格。
羊城晚报:动漫收藏如何鉴别真假?
金城:首先看来源是否可靠。如果是世界级大型拍卖行,会经过一些论证考证,相对来讲可信度比较高。
其次要看出版物。若有出版物做参照,还是比较容易能对比出来的。
第三看证书,如果是一些重要专业机构释出的,会有证书跟在一起。
最后,就是专业人士的专业判断,就是你的自我判断了。我认为,收藏到一定程度,你自己的专业判断更重要。因为你要了解他的艺术轨迹、不同时期的特点等等,从而进行分析推断。
【市场走向】
年轻藏家,可能是未来爆点所在?
羊城晚报:今年不少经典动漫作品在市场上呈现出不错的成绩。比如今年7月,一套上美厂《黑猫警长》的动画线稿及赛璐璐片38帧,估价5-6万元,最后拍出了23万元。你觉得这是否也体现了今年初Kaws等潮流文化的崛起,年轻藏家势力影响,对动漫收藏市场有所带动?
金城:市场形态的确在变化中。动漫收藏的市场形态,与传统的收藏拍卖略有不同,动漫收藏市场实际上是有很多潜在的将来会爆发的一批有潜力的买家,正在形成或者孕育当中。
“80后”这一代人,正在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正在掌握着社会话语权,也有一定的财富支配权。而动漫在中国从开始形成到发展,这一代人是见证人和亲历者。所以他们应该会是未来动漫艺术收藏的生力军。
他们中一部分,会成为专业的买家、藏家;而另一方面,这个人群当中,从“80后”到“90后”“00后”,长大之后能够在自己的这种财富允许的范畴内,开始收藏动漫作品。因此,动漫有可能是他们走向艺术收藏的第一步。这个起步的画种或门类,不是国画不是油画,而可能是漫画。
因为事实上,除了像埃尔热《丁丁历险记》这类经典作品价格已经很高,动漫收藏中的大部分作品,目前价位都不是很高,价格比较亲民。比方说你所提到的动画片当中的赛璐珞片,由于量大,除了极特殊非常有历史价值的作品之外,它的价格一般都不会太高,可能一幅1000元或者是一两万元人民币就能买到。这对年轻人来说,入门收藏相对比较容易。
羊城晚报:您是国内较早在世界范围收藏动漫作品的藏家之一了。在您的收藏中,有何特别收藏经历?当中有否反映出中国动漫收藏市场的一些特点?
金城:我收藏日本名家动漫作品不短于十年了。以我的观察,最近两三年才看到比较多中国买家到日本去淘宝;而在5年前或8年前,就算有中国买家,也多是关注从日本回流的中国国画家的作品,基本上没有关注日本动漫作品的中国买家。
像《天空之城》,我大部分是通过拍卖会进行收藏的,我曾经拍到宫崎骏的《天空之城》一套手稿。当时是一套六幅的原画手稿,画的是男主角吹小号的经典一幕。我因为非常喜欢,来源也比较可信,所以参与竞拍时志在必得,也没有多想。拍得之后才看到日本媒体报道,说这件拍品热烈竞拍了291次才落槌,成为动漫收藏历史上比较经典的一个案例。我自己身处当时那个竞拍的场面当中,完全没有意识到究竟举了多少次牌;所以后来得知291次竞拍数字,也是大吃一惊。林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