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
2018年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回信时,对中国的美育进一步发展提出殷切期望,特别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一年来,中国的美育事业全面推进,人们从多个领域开始新的探索。对美育的重要性大家都有了深刻的认识,但如何在更广阔的范围有效实施美育,特别是通过观念、手段、体制机制上的创新,真正让年轻一代乐于接受美育、充分享受美育,则需要认真思考。
今天人们对美育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美育和艺术教育长期纠缠在一起,有人甚至将二者等同,这就窄化了美育的内涵,所以美育要真正实施起来,还需要更为广泛的路径。
北京师范大学近年来开展了若干次社会美育问题研讨和中小学影视审美培训活动。比如今年8月,北京师范大学和抖音短视频联合实施关于美育和短视频结合的“DOU艺计划”,通过把美育和短视频结合起来,倡导适应时代传播特点的美育方式,以让更多人接受美育的熏陶。
在短视频平台上,有大量不同类型的短视频内容。数据显示,抖音上,音乐、舞蹈、影视、建筑、书法、戏曲、雕塑、绘画等艺术门类的短视频内容总数达到1.09亿条,这些都是丰富的美育资源。上述短视频内容,累计播放量超6081亿,评论数超7.7亿,在一次次的点击播放中,受众于潜移默化中接受了美育的熏陶。因此,美育与短视频平台的联手,是学校美育之外另辟蹊径的好设计。以往的美育更多以艺术教育为主,美育局限在学校教育范畴,渠道和范围都比较单一。无论是从自觉接受、有效接收,还是从社会影响来说,短视频都是不可忽视的美育载体,因为它更日常化,使用更便捷,更符合青年人的审美。
美育和短视频的联手可以实现广阔、迅捷的传播,打造贴近时代的新美育平台。短视频有效破解了审美直观性的难题,拉近了艺术家和大众的距离,实现了审美的互动化,即欣赏学习与践行能够结合起来。短视频在对美的展示上,采用了青春化的方式,更加贴近时代潮流,更易于年轻人接受。
同时,在笔者看来,短视频平台对审美的追求与立德树人的时代命题是可以结合在一起的。以美化人的目的是培育具有高尚品德、纯洁心灵的社会主义新人,其指向是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在网络时代实施美育,仅仅局限于学校的艺术教育、各种纸质读本的知识传授、传媒的引导、影视作品的欣赏显然是不够的。而把具有巨大影响力的短视频作为美育的载体也纳入美育实践,才能实现美育的目的。如今的短视频,已经越过了仅仅用于消遣娱乐的初级阶段,相关平台都出现了不少极具审美价值的才艺表演内容,包括歌唱、弹奏、舞蹈等,彰显了艺术审美的力量。美育与短视频平台的联手,能高扬艺术精神,强化审美追求,将高雅艺术大众化,提升大众的审美素养,助力新时期育人目标的实现。
纵观70年美育发展进程,不难发现,美育工作只有与时代和现实紧密结合才能更有实效。美育不能在狭小的角落里独自浅吟低唱,而要放宽视野、贴近现实、强化实践、面向社会大众。尤其在当下社会转型期,人们的心理比较浮躁,不同的思潮相互碰撞,出现了许多功利化的现象,如城市景观千篇一律、艺术考级功利化、不文明举止频现于公共场合,这些让人愈发感到面向大众的审美教育刻不容缓。立德树人的培育对象不仅是孩童,成人的公德和审美意识培养,也需要下大力气来推进。利用短视频的影响力、传播力,能够对社会大众进行立体化的美育教化。同时,美育和短视频平台的联手,可以弥补单纯艺术技能培训中美育的不足,让年轻一代在学习艺术技能的同时,更好地领略艺术的美。
《光明日报》( 2019年09月11日 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