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网

干群心连心 摘掉穷帽子(深度关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③)
2021-02-02 07:49:07    作者:马跃峰      来源:人民日报     

    帮扶帮出内生动力,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辛安镇刘庄村——

  干群心连心 摘掉穷帽子(深度关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③)

  本报记者 马跃峰

  和面、筛粉、上瓢、捶打,红薯淀粉拉出条,绵绵入锅,香味飘起。几分钟后,粉条煮熟、抄出,湿淋淋一甩,平铺一案板。生产队队长刘丰安抹了抹鼻尖的汗,“村里办手工作坊,俺跟着赚钱。”

  辛安镇刘庄,曾是河南舞阳县的穷村。2013年,全村315户1262人,139户562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015年整村脱贫后,仍有5户10人未脱贫。刘丰安家是其中之一。因儿子患病,手术耗费巨大,全家一直挣扎在贫困线上。自从参加村里的合作社,刘丰安每年拿到工资3万元、4亩土地流转费3200元、每亩地年分红200至300元,终于摆脱贫困。

  刘丰安的幸福生活,得益于刘庄的嬗变。村办产业从无到有,集体经济由负转正,人均年收入由2000多元增至1.5万多元……短短几年时间,一个贫困村为何有这么大变化?

  支部结对帮,扶起好产业

  2017年11月,漯河市水利局干部吴洪良被派往刘庄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上任前,他仔细做了“功课”:“全村1739亩地,1600亩入股合作社,参与‘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大有可为。”可到了村里,他发现种植结构调整正遇上难题。

  “土地整合在一起,1100亩种传统小麦和玉米,500亩培育树苗。好年景只有微利,差年份可能赔钱。”村支书张士兴说。原来,为了鼓励村民创业、外出就业,村里倡导以土地入股,每年每亩保底分红800元。这一价格超过当时土地流转行情两倍,风险不小。

  吴洪良探地头、问专家,提出建议:“发展大棚蔬菜,可以提高亩均收益,抵御市场风险。”张士兴则另有担心,“投资大,浇水难。”

  “先做示范,再求规模,同时争取上级支持。”吴洪良利用上级给驻村第一书记的20万元帮扶资金,先建起2000平方米全日光大棚。

  种菜没水不行。但地里没有深井,打井要花30多万元,从哪儿找?吴洪良想到自己的工作单位。

  “第一书记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背后有单位的支持。”漯河市水利局副局长杨宏申说,每个季度,局党组会专题研究脱贫帮扶;每个月,分管领导至少到帮扶村两次,实地调研,解决问题。

  吴洪良递上报告,很快得到局党组支持。市水利局决定,协调资金32万元,为村里新打一眼120米深井;安装水泵、50吨无塔供水设备、200千瓦变压器,铺设1200多米节水灌溉管网。设施建成后,一个人就可以轻松浇上百亩地。刘庄村一下子增加了40多个蔬菜大棚。

  产业兴旺了,刘庄村又谋划发展乡村旅游。“村边有一条荒沟,如果能开挖疏浚,蓄水扬波,该多好?”吴洪良盘算着。他向市县两级水利部门争取资金120万元,修建2处溢流坎、2座溢流堰、1座节制闸,为村里引来干渠活水;争取10万元经费,疏通河道,整治荒沟。“等通了水,春天水边有梨花,夏天水里有荷花,肯定美得很。”

  精准帮,长期帮。2015年以来,漯河市水利局协调各类资金360万元,全力帮扶刘庄村。“双结对,双帮扶”,市水利局机关党支部和刘庄村党支部结对,其他8个党支部和村里9个贫困户结对,形成一套常态化帮扶机制。

  “每月10日是‘主题党日’,水利局全体党员分批到村里,打扫卫生、美化庭院、慰问老人,尽力而为,能帮尽帮。”杨宏申说。72岁的村民刘清选没有子女,靠理发手艺挣点零花钱。水利局党员干部捐款为他买了一张全自动理发转椅。刘清选高兴得合不拢嘴,主动为村里老人免费理发,“大伙儿帮我,我也要回报大家。”

  干部驻村帮,带出好作风

  说起驻村,吴洪良眼眶一红。2011年底,他第一次驻村,一待3年。2017年,刚要完二胎,孩子不满月,他又扛起背包,驻进了刘庄。

  “难得回家,闺女都认不出我。”吴洪良说,“去年父亲母亲先后住院,都没能在病床前尽孝。”父亲生病时,适逢疫情来袭,大棚蔬菜滞销。吴洪良开着自己的车,拉满蔬菜,跑到漯河市各社区门口,挨个推销。一天晚上,吴洪良卖完菜,骑电动车返回,躲避货车时不小心摔倒,断了4根肋骨、1根锁骨。住院不到20天,他缠着绷带回村,又忙活起来。

  帮扶干部做示范,村里党员抢着干。张士兴把自家价值120万元的建材厂,无偿捐给集体。企业按“2∶2∶1”分配模式,2/5的利润为村民分红,2/5用于扩大规模,剩下的1/5归村集体,带动60多人就业,月均增收3000元。张士兴妻子恼他“不事先吭一声”,生了好几个月的气。

  村里开作坊,种红薯、土豆、芹菜、洋葱。张士兴不仅身体力行干在前,而且干一样钻一样。做红薯粉条,钻研技术,张士兴冲在前面。关键是冷冻环节,冻得太快,粉条容易发白。怎么掌握火候?张士兴反复琢磨,先冷藏到0摄氏度,适应2小时,再下调到零下1摄氏度。接着再下调到零下3摄氏度、零下7摄氏度,直到零下20摄氏度。这样的粉条颜色正,存得久,不易坏。

  合作社与村民约定,所得收入在分配时,村民分红占四成,再生产投入占四成,剩下两成归村集体。“事关群众利益的事,一点都不能马虎。”张士兴说。

  一次,村里雇工种土豆,要求切掉种块上的芽眼,保持垄距70厘米、株距20厘米。张士兴上午布置完,下午来察看,发现部分芽眼没切,有的垄距狭窄,只有40厘米,有的株距变宽,达到30厘米。他要求严格按照操作规范,重新返工,“这是按订单生产,稍微降低标准,就会影响产量、收入。”

  干部冲在前,村民干劲足

  “要想富,地里开个‘杂货铺’。”村里发展红薯粉条,源于张士兴的新想法:红薯产量高,不用大棚也能种,“做手工粉条,每亩收入能翻4倍”。

  试种一亩,不算成功,打出400多斤粉条。按每斤18元计算,挣7200元。张士兴既高兴又担忧:“大规模种,亩产要达到6000斤,打600多斤粉条,没有好品种,根本做不到。”

  经介绍,张士兴联系河南省农科院,想购买5000斤红薯“原种”。“咱们连夜去,争取争取。”晚上10点,舞阳县人民医院驻村帮扶干部胡广永点火开车,拉上张士兴就往郑州赶。早上5点多,两人匆匆起床,去找农科院的技术员。见对方这么早就到门口等着,技术员深受感动,决定陪着到20多公里外的红薯基地,精挑细选红薯苗。

  “第一年种100多亩,年产红薯粉条5万斤,每斤18元,收入达到40多万元。”张士兴大笑。

  做红薯粉条,怎么让群众参与?吴洪良建议,干部带头,组织大家外出学习。30多名党员、村民代表前往陕西,到一个以小吃闻名的村庄,现场吃,当面问,晚上开会谈感受、订计划。“眼界宽了,心思活了,异口同声要求回家干。”

  很快,村里成立手工作坊,村民自愿入股,干劲十足。有的跟随师傅学习红薯粉条制作;有的传承老手艺做起小磨香油;有的参加石磨面粉作坊学起电商销售……张士兴看在眼里,信心更足了:“人人有活干,人人都赚钱。”

  帮扶有力,党员出力,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8年前,刘庄村集体有5万多元的外债,如今集体经济收入连续两年超过50万元,还被评为了“全国文明村”。

  “支部‘扶’支部,党员心连贫困户。只有支部强起来、党员动起来,才能扶着贫困户‘跑起来’、富起来,脱贫成效才可持续,乡村振兴才有内生力。”漯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吕娜说。

  《 人民日报 》( 2021年02月02日 19 版) 

责任编辑: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