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网

出国看病不再是少数高收入者的专属
2017-11-02 20:07:19    作者:陈海波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北京11月2日讯随着国人收入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跨境医疗越来越受欢迎。在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等单位日前举办的“跨境医疗:开启中产化浪潮”论坛上,与会人士认为,出国看病不再是少数高收入者的专属。

  近年来,以癌症、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为代表的跨境医疗行业发展迅猛。不过,因为不菲的费用和繁琐的手续,很多人将海外就医与高资产、高收入群体挂钩。长期关注中国医疗行业发展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分析认为,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人消费能力不断提升,对医疗服务也产生了更高品质的需求,出国看病不再是少数高收入者的专属。

  “海外就医人数快速增长,就医人群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从事跨境医疗服务的盛诺一家创始人、董事长蔡强指出,早几年选择出国看病的多为企业家等高收入者,大多为癌症晚期。以英国为例,据蔡强观察分析,到英国治疗的中国患者中,75%是肿瘤患者,另外25%是心脏病、神经系统和骨科等疾病。现在患者情况更加多元,许多中等收入家庭也在寻求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他们在癌症早期或中期就有了出国看病的打算。

  朱恒鹏认为,英国拥有全球最好的全科医生制度,90%的门诊都由全科医生首诊,极大地保障了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吸引着很多海外患者来就诊。对我国患者来说,跨境医疗不仅有助于满足国人不断增长的高品质医疗服务的需求,也有利于推动中国医疗市场服务模式的创新。“特别是以‘80后’、‘85后’为代表的中等收入者成长起来后,他们对医疗服务的选择将更加自主。”他说。

  《健康时报》副总编辑赵安平也认为,对于在国内无法获得有效治疗的患者而言,海外就医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刚需,是对国内医疗资源不平衡、不充分的有效补充,同时,还可以带动国外先进医疗信息在国内的传播,促进国内医疗技术的发展。

  “跨境医疗不是单向的输出,把病人送到国外去,而是双向交流。”赵安平说。(光明融媒记者 陈海波)

责任编辑:张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