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网

病区药品管理别是“糊涂账”
2019-05-10 08:42:08    作者:佚名      来源:健康报     

     近日,有患者家属向媒体反映,陶先生因胆囊炎加肝脓肿,在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输液,但患者女儿发现,医院给患者挂的是过期药水。院方表示,经调查,患者输注的注射液确实过期了。(5月7日中国之声)

给患者输注过期药液、服用过期药品,涉事护士当然难辞其咎。一个认真负责的护士,理应严格做到“三查七对”。不过,仅仅处理过失护士就能保证医院不再出现类似事件吗?

涉事医院副院长叶宏伟表示,这是一次偶然事件。“每个病区都有备用药橱,输注的液体是备用药的一个品种。备用药橱底下有一道缝隙,一袋液体掉进了缝隙里,平日检查时没有看到。护工搞卫生时,把那袋液体捡起来,放到了备药柜里,导致错误发生。”可是,备用药从缝隙掉落了没人知道,捡回来了还是没人发现。由此可见,医院病区药品管理就是一笔糊涂账,这才是出问题的源头。

梳理近些年曝出的医院“给患者输过期药”事件,笔者发现问题多集中于溶液。2016年1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人民医院儿科一住院患儿家长发现,患儿注射的5%葡萄糖注射液为过期药,经查共有14名患儿使用过期葡萄糖注射液24袋;今年4月,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妇保院为入院患者输注过期的10%葡萄糖注射液……一位医生告诉笔者,盐水、葡萄糖溶液比较重,又非治病药物,所以很多病区会预先储存备用。这是否提示,一些医院使用过期药与病区备用药管理混乱有关?

对于院内药品管理,不论病区药品还是门诊药品,相信涉事医院并非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完备的操作流程。可以说,只要严格按制度行事,依流程操作,使用过期药的现象就很难出现。然而,在上述案例涉及的医院中,制度显然只是写在了纸上、贴在了墙上。

对于医院使用过期药,不仅需要追究当事人和涉事医院的责任,对其他医院而言,也当以此为戒,在药品管理尤其是病区药品管理上查漏补缺,最重要的是补上责任心这一课。

责任编辑:张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