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一民族小学的孩子们用废弃的饮料瓶制作成环保花篮,种植了花花草草,并写下感恩话语。渝中区文明办供图
本报讯 (记者 杨铌紫)“审己功德、量彼来处,爱物知恩、节用惜福。”这是渝中区精一民族小学的学生们每天餐前唱诵的箴言,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们逐渐有了惜福感恩的意识。该校负责人告诉记者,自从学校开展节用惜福系列活动以来,学校午饭时的剩饭剩菜减少了50%。
7月20日,记者从渝中区文明办获悉,作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区”和“德育工作示范区”,该区近两年在各中小学开展“实施一个仪式”“抓好一个课堂”“完成一份家庭作业”“营造一个节用氛围”等“四个一”活动,打造惜福校园,树立“爱物知恩、节用惜福”的文明新风。
一个仪式 提升师生文明素养
所谓“一个仪式”,就是餐前唱诵“审己功德、量彼来处”,让就餐学生思量功德善举、粒米维艰、来处不易。精一民族小学的同学在每天中餐前,由值班教师讲解节俭宣言的出处和引申义,然后集体唱诵《锄禾》及16字节俭箴言,再结合排队分餐、就餐、餐毕等环节的文明用餐教育,引导学生从不剩饭菜开始,做到感恩惜福。
餐前惜福仪式的长期施行,不仅让学生就餐秩序井然,更帮助学生从不浪费“一粒粮”“一份餐”开始,养成勤俭节约的好品质。
这样的变化同样发生在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该校食堂日常管理负责人说,自己2009年刚进校时,食堂每天有300多名学生就餐,产生的餐厨垃圾有400多斤,开展“一个仪式”之后,虽然每天就餐的人数增加到500多人,但餐厨垃圾却减少到不足200斤。
“餐桌好比一个文明窗口,能反映出师生的文明素养,开展餐前的唱诵仪式,从侧面可以引导未成年人从小养成节约的好习惯。”重庆市第四十二中学党委书记蒋丽对“一个仪式”带来的变化深有感触。
一个课堂 让学生反思自身行为
除了餐桌外,渝中区还抓好“一个课堂”,就是在德育课上讲“审己功德、量彼来处”的含义、渊源、如何践行等,引导学生联系自身情况,反思自身是否真正做到“节用”“助人”“积福”。
精一民族小学将“爱物知恩、节用惜福”理念与课程相结合,在“课程体验室”里,学生们在美术老师的带领下,将报纸、纸板、塑料瓶等进行废物再利用,装点美化校园的同时,让孩子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也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们形成节约环保的意识,养成好习惯,将身边的废弃物变废为宝。
人和街小学则确定了以“红领巾跳蚤市场”为校本课程的核心思想,在语文、数学、信息、科学、品德、班会、美术等多学科中融入节用惜福的精神品质,针对性地给孩子们传授各类知识。比如,品德课上体会分享、诚信的重要性,数学课上设计账本和成本核算等等。
一份作业 影响家长建设良好家风
惜福教育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还需配合家庭教育,让孩子感恩父母和亲人的无私付出,也是惜福教育中重要的一环。
让孩子们完成“一份家庭作业”,就是让孩子与家长一起探讨如何理解并做到“审己功德、量彼来处”,通过这种方式来影响家长,建设良好家风。精一民族小学就请学生回到家里给父母讲解这八个字的重要含义,同时,打造“微信家长学校”等系列平台,开设“亲子互动”“心灵鸡汤”“家风学苑”等教育专栏,引导家长从家庭做起,让家长和学生都怀善心、尽善责、行善举。
为了让师生在校园里受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营造“一个节用氛围”,近年来,渝中区各中小学相继开展了各类特色主题教育活动,如环保时装秀、创编“惜福童谣”、爱物惜用小发明、跳蚤市场、关爱社区老人等,打造蕴含“爱物知恩、节用惜福”的校园文化,感染每一位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