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在此背景下,昨日在成都锦江宾馆盛大开幕的“2017年亚洲教育论坛年会”,不仅推动了成都教育的国际交流比较,扩展了国际视野,更是带来了全球最新的教育信息,让成都教育站在家门口就可“放眼看世界”。
论坛吸引了来自29个国家600多位中外各国政府机构、教育、科技、文化精英,与优秀高校、中小学、智库机构、公益机构的相关负责人,相聚蓉城共话各领域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教育要创新 培养新时代的“新人才”
“经济解决今天的问题,科技解决明天的问题,教育解决后天的问题。”坚信“教育创新能够引领未来”的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王佐书认为,人才推动社会的发展,教育质量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社会要升级进步,人才培养必须要升级:“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一带一路’就是这样一个新平台,新时代教育需要改革创新,培养更多优秀的适应时代发展的‘新人才’。”
怎样让教育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杜玉波持有自己的观点,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引领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切实提高教育质量,既是中国未来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世界和亚洲教育的共同问题。
杜玉波说,进入新时代的未来中国教育,需要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继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改革发展道路,推动各国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进一步提高教育保障能力,让教育“持续发展”。
教育与科技 要做到“一拍即合”
“近两年来,我国兴起了科创教育的热潮,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和教育方式,学习方式的改革,以及育人模式的变革带来了强劲的动力,但也暴露出许多不足。”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杨念鲁谈道,如今在我国除了进一步普及科创教育的核心理念外,还应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师资培训工作,努力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建立起一套科创教育的课程标准和评价体系,来促进科创教育发展。
如何培养年轻人科技创新能力?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员张双南看来,科学教育不能只教科学知识。“我们需要正确的科学教育,既要教科学知识,也要教科学史、科学精神和科研方法,这样我们下一代的人才会具有逻辑思维辨别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主动学习的能力,这些对于建设创新型中国极为重要。”
上海纽约大学校长 俞立中
建设“一带一路” 需要培养国际化创新人才
“建设‘一带一路’需要一批具有国际视野,愿意并善于跨文化之间的沟通、理解合作的创新人才。”俞立中认为,新时代对创新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教育须及时应对新变化。
“上海纽约大学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第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美合作大学,为中国高等教育探索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不同文化和教育的合作,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我们希望能够发挥这样的一个试验田的作用,这也是我们对这所学校的定位。”俞立中说,我们希望能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一批能够连接中美和世界各国的一个新生代力量,同时为“一带一路”建设发展做好人才的储备。
德国哥廷根大学XLAB超级实验室发起人 伊娃·玛丽亚·内尔
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探索科学
德国哥廷根大学XLAB超级实验室发起人伊娃·玛丽亚·内尔称,XLAB中的X代表着实验,L就是实验室,“概念其实非常简单,我们就是要鼓励年轻学生去探索自然科学。”
“X实验室的理念或者说中心概念,就是缩减高中与大学之间的间隙。”伊娃·玛丽亚·内尔表示,希望把“X实验室”发展成为一个未来的、全世界的实验室,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建立“X实验室”,推广这样的一个理念。
据了解,位于德国哥廷根城市中心的德国哥廷根大学XLAB超级实验室是由五个国家的著名大学诺奖获得者联合创建的,意在让年轻人对科学产生兴趣,激发年轻人早日成为优秀学子的内驱力,提高动脑动手综合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提前做好人生规划。
本报记者 赵子君 孟浩
原标题:成都教育 家门口“放眼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