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体育意外事故并非无解难题——
拒绝“因噎废食” 学校体育应向管理要安全
五一小长假过后,一些中小学体育老师还有些郁闷——本报4月28日《校园体育课足球比赛被撞受伤上海一中院终审裁定校方承担部分责任》的报道,被多家微信公众号以《法院要都这么判校园体育还怎么干》为题评论转发。案例让不少体育老师感到委屈:为什么学校要为这种意外伤害担责?
事件并不复杂。上海一所中学,两个班级足球比赛,当事人小汪、小于均不满14岁,小汪带球,小于抢球,两人相撞,导致小于“右锁骨中段骨折”,小于父母将学校、小汪及其家人告上法院,请求赔偿包括医药费、护理费和精神抚慰金在内近16万元。一审法院认为证据不能证明某一方存在过错,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判决学校和小汪方各赔偿1万余元。小汪方上诉,阐明自己不应承担赔偿责任的理由是“损害后果系小于自己行为造成”,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终审裁定,校方承担1/3责任,小汪不承担赔偿责任,小于自行承担该起“意外伤害事故”的其余责任后果。
“从法院最终审判结果看,这起校园体育伤害事故没什么特殊之处,广大学校和体育老师也不应该因为校方承担了1/3的责任就觉得受到伤害,不再积极开展校园体育运动。”一位学校体育法专家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值得吸取教训的是,学校、学生、家长三方面都应该尽到自己的职责,互相理解、互相信任,学校要对学生的体育行为尽到管理和指导的职责,学生则应该了解自己需要承担的运动风险,掌握运动前热身、科学锻炼、避免损伤等相关知识。”
5月2日下午,在北京市汇文第一小学校区,记者看到有学生在放学后参加课外足球班,低年级的学生由学校体育老师带领,高年级的孩子则由外聘足球教练进行指导——学校场地不大,但足球教学井然有序,孩子热爱体育运动的天性使得这一个小时的锻炼活力十足。
“孩子在运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体育技能,我们小学的体育课,也一直在向学生传递这一观点。”学校体育教研组组长唐珏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对青少年来说,体育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孩子在体育实践中会获得大量的亲身体验,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校意识到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而体育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让孩子锻炼身体,还要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让他们掌握安全、科学的锻炼方法。”
唐珏表示,很多时候,孩子在参加体育运动或课外活动时出现意外损伤的概率,会随着体育教师或者教练在组织管理方面的松懈而上升,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把工作做实做细,“平时一定要警惕起来,提高自己工作的效率和责任心,一切为了孩子”。
“学校提高管理组织能力,教师提高责任心。”这是减少校园体育活动意外伤害的重要手段——与之相比,以减少体育活动的做法来规避体育运动风险无异于“因噎废食”。2015年4月,教育部曾印发同年6月开始实施的《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暂行办法》,其中明确规定,学校体育运动是指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组织开展或组织参与的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体育比赛,以及学生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自主开展的体育活动;学校体育运动风险是指学校体育运动过程中可能发生人员身体损伤的风险;体育运动伤害事故是指体育运动中发生的造成人员身体损伤后果的事故;学校应当依法积极开展学校体育运动,组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增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组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应当加强体育运动风险防控工作;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遵循预防为主、分级负责、学校落实、社会参与的原则;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机制,预防和避免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不得以减少体育活动的做法规避体育运动风险。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学生因体育运动伤害事故起诉学校、学校担责进行赔偿的报道屡见不鲜,这让国内大量中小学校不惜以牺牲学生体育意识和健康体质为代价来降低学生体育运动风险,后果是青少年学生在高中阶段跑、跳等基础运动能力的严重缺乏,“学生体质下降”直接表现为学生的柔韧性、爆发力、肌力、耐力、肺活量等指标不容乐观。2015年年底,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发布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报告,结果显示,和2010年相比,虽然部分指标好转,比如学生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肺活量水平全面上升,整体趋势“稳中向好”,但大学生的耐力、速度、爆发力和力量素质等指标继续下降,这表明“体育锻炼”在大部分地区仍然只是“学校体育课”所承担之责任,孩子在青少年阶段还没有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在北京市汇文第一小学教学主任王芳看来,学校体育运动的开展,无论采用何种形式,“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和体育习惯的养成”,“学生的体格、人格和性格,是学校需要通过体育教育来培养的”,“对于体育运动风险和体育运动伤害事故,我们学校会按照教育部门的规定做好安全教育和工作流程,在出事时不回避责任,第一时间妥善解决问题。其实学校和家长的诉求都是孩子优先。”王芳说,“无论是前几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还是今年七部委联合印发的《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都要求严格落实青少年每天锻炼1小时,到2020年形成家庭、学校、社区的联动效应,让广大青少年增强体育参与意识,基本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作为学校,我们既要提高学校体育活动质量,又要加强对青少年的体育文化教育,弘扬真正的中华体育精神。”记者郭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