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赤民(中国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教育走出去试点项目组组长)
编者按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步伐日益加快。而在这个过程中,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携手帮助发展沿线有关国家的相关产业,同时也在培养提升着当地的劳动力水平。在这一实践中,中国的教育,尤其是中国的职业教育人,稳健而积极地走在了前面。两年多来,教育部批准的首个职业教育协同企业走出去试点项目,就集合了国内8所高职院校服务在赞比亚经营的中国企业,培训赞比亚当地员工。今天,刊发此版,展现中国教师在非洲的努力,也是希望激发中国教育、中国职业教育为“一带一路”倡议和产业国际化、企业走出去做更多更持久的支撑。
中国教师专心为非洲学生做技术演示。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中国企业给非洲女工程师穆图带来更多自信。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自发向中国教师发出节日祝贺的赞比亚学员们。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在实训车间进行教学交流的中国教师和非洲学员。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团队授课 因地制宜
2015年12月,教育部批准了首个职业教育协同企业走出去试点项目;2016年3月,中国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教育走出去试点项目正式启动。我随试点项目组考察团赴赞比亚开展调研,从此开始了我在非洲为期两年的教师生涯。
2016年10月,国内参与试点项目的六所高职院校派出21名教师抵达赞比亚。对职业院校的大多数老师来说,这是第一次出国,而且用英语为当地员工做培训,这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底气,都不敢单独承担培训任务,这可难坏了项目组。后来,经过大家充分酝酿和讨论,我们决定采取团队作战的方式来完成培训任务。所谓团队作战就是每个培训项目组成一个团队,指定一名英语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作为负责人,带领这个团队的老师互相帮助、齐心协力共同完成培训任务。团队的每个成员都承担几堂课的主讲任务,大家一起查阅资料,集体备课,共同制作课件。上课时,一人主讲,其他老师全力配合;学员提出问题,团队成员分头解答,从而使培训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团队作战方案一经确定,我们大家便开始收集资料,精心准备。每个培训项目的课件准备好后,我们去试讲,大家一起讨论,提出意见,经过多次试讲多次修改,最后每一个项目都形成了生动有趣、简明易懂、符合企业实际需求、针对性强的课件和教案。正是凭借着这种团队的力量,2016年,我们完成了5个工种、6个班级、70余人的技能培训;2017年,我们又完成了8个工种、8个班级、180余人的培训,受到了企业和员工的好评。
试点项目组对培训工作十分重视,一直要求我们要高质量完成培训任务,要让企业和受训人员感到有所收获。项目组要求我们必须上好每一堂课,尤其是第一课。我们虽经过了精心的准备,但我的第一堂课还是发生了让我始料未及的事:
当我讲到5×5=25时,突然有赞比亚学生提问:老师,为什么5×5=25?我只有跟他解释:5+5,再加5,再加5,再加5,这样他才明白。接下来,我问学生,1/2+1/2=?,学生们立即回答,等于2/4,真的让我大吃一惊。而且,学生们对0.5为什么等于1/2,根本就不明白。随后,我花了很多时间才把这个问题讲清楚。
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对于赞比亚这些学员来说,我们精心准备的课件和培训方案,难度较大,程度较深,学生们可能根本就听不懂。于是,我们迅速修改了最初的课件和方案,把培训内容调整为从最最基础的东西开始,由浅入深,并尽力把课件做得图文并茂、浅显易懂。
于是,在仪表工培训班讲到“传感器”时,我把传感器比作人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把人的大脑比作指挥中心即处理器,尽量让学员们有所感知。这堂课结束时,我问了一名专心听课、不太提问的学员感觉如何,他说:“太棒了。我们很欣赏这堂课,从中学到了许多东西。”一个“enjoy”,让我们感到所有的努力都是值的。
酸甜苦辣 收获感恩
在中国当老师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如果愿意的话,老师可以一口气从上课讲到下课。但是,在赞比亚,学生绝不会允许你一口气连续讲10分钟。只要遇到不懂的,学生马上就会提问。所以,一堂课下来,我要回答学生提出的许多问题。有一堂课,同时有五个学生提问。这时,我们团队作战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我们五位老师,一人回答一个学生的问题,很快就搞定了。还有一次,有个学生提了一个问题,我没太听懂,为了不影响上课,我采取了迂回战术,告诉他下堂课解答。下课后,我请教了团队的其他老师,弄清楚了这个问题。结果,下次课刚一开始,那位学生就问上次课提的问题该怎么解答。幸亏我早有准备,否则就会出洋相了。
有一次,焊工班的老师上课,中途突然哽咽了,学员们不知发生什么事情,还以为是他们不好好上课,把中国老师气哭了。(其实,这些赞比亚学员都很珍惜公司给他们提供的培训机会,上课认真听讲,笔记十分仔细,每次上完课都要把我们的课件拷贝下来,带回去复习。这使得我们备课时不敢有一丝的马虎,一堂课往往可能要花上三五天的时间才能备好。)这堂课下课后,回到住处,这位老师才含泪告诉大家,才知道他的岳父刚刚去世,他却不能回去给老人家送终。
项目组的老师在赞比亚培训一期少则3个月,多则半年、一年。在这期间,家里有事,一般都无法回去。中国老师们的生活区,在远离城市的一个小镇旁,周围都是树林,杂草丛生。生活上和工作上都有许多不便。在这里待久了的中国员工,出门散步,手里总会拿一副网球拍或高尔夫球杆。后来才知道,这里蛇很多,且多半都是毒蛇,球拍是用来打蛇的。当地老百姓逢蛇必打,因为蛇咬死过许多人。后来,我每次出来散步,也都拿个羽毛球拍。我手上的那副羽毛球拍,一个旱季就打死了六条蛇。
2017年中秋节那天,培训班没有课,我们去企业办事。一走进工厂,老远就看到学员们在车间门口,站成一排,手举着自己用白纸打出的横幅标语:“感谢中国,中秋快乐”。看到黑人员工的节日问候,我们备受感动,过去所有的酸甜苦辣全都抛在脑后,顿时觉得信心百倍,又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对当地员工的技能培训中去。
编外学员 自愿而来
在赞比亚做培训,是企业报培训计划,我们试点项目组从参与试点工作的八所高职院校中选派老师。每次工种的培训,企业都不会把所有该工种员工都派来培训:一是因为如果上班时间培训,会影响工作;二是因为如果业余时间培训,企业要付给员工加班工资,因而企业负担较重。
我们为中色非洲矿业有限公司举办的电工培训班,最初企业报来的是15人的计划。因为效果好,第二次上课时,我们发现一下增加到了23人。我们原以为可能是企业增加计划了,可一问,企业方说没有增加计划。再问新来的学员,才知道他们是下班后自愿来听课的。因为他们听第一期的参训学员说“电工培训课很实用,能学到不少东西”,于是就下班后纷纷过来旁听了。
学员自愿来听课,既不会影响工作,也不会增加企业负担,还能让更多的人接受培训,这也是企业所欢迎的。在赞比亚做技能培训的中国老师,总能遇到这样的事情。
规模扩大 影响广泛
焊工班培训结束后,我们和企业商量:举办一个简短的结业典礼,为每位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这种证书仅在该企业内部得到承认。尽管如此,学员拿到结业证书后,依然十分兴奋。其实,他们不单单是看有没有证书,更看重的是能不能学到真本事,能不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第一期焊工培训结束后,第二期培训班报名人数高达75人,由于我们的设备有限,只能优选20人参加第二期培训,其他人放在以后再分期分批培训。
企业对培训的态度,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在赞比亚开始培训时,最初是我们去找企业来参加培训。第一期培训了三个企业,每个企业只报了一个班,最大的一个班20人,最小的一个班仅5人。一期培训下来,变成企业主动来找我们了,上报的培训计划也从最早的3个班增加到15个班。到2017年,又增加到24个班。参训人数也大大增加,人数最少的一个班也有18人,最多的一个班居然有70多人;培训的形式也从单一的操作类培训扩大到管理类、计算机类和汉语类的培训。
不仅如此,我们的培训还影响到参加试点的中色集团以外的其他中资企业。去年,有好几家中资企业,如制药厂、大型机械维修厂等主动找上门来,让我们为其员工做培训。今年,我们将扩大培训范围,按照企业需求,分期分批为企业员工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为所有走出去的中资企业服务。
《光明日报》( 2018年06月21日 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