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早晨伴随着丝丝细雨,“听东方春潮澎湃看祖国辉煌巨变”首都大学生记者团来到广州著名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会场,据悉,这里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200多个国家参会。
语言作为各国代表交流的媒介,助力了交易会的进行,使贸易往来变得方便、快捷了起来。然而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前,国内精通外语的人才凤毛麟角,语言的不通限制住了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贸易、文化、思想的交流,甚至在清王朝的历史上,还曾经出现过中文版条约是由外国人翻译的情况。
雨中的广交会 (摄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赵鑫虎)
而现如今,我国精通语言的人才越来越多。但是,对于一直在学校同各国语言打交道的我来说,仅仅在听说方面掌握对象国的语言还不够,必须要经过专业的高级翻译训练,才能做到在短时间内将外语翻译成流畅的中文,将中文翻译成准确的外语,从而达到融会贯通。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这座广交会的大楼里踊跃出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语言人才,他们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贸易领域,他们还在文化、思想交流方面发挥了良好作用。语言是文明的集中表达,通过语言这座无形的桥梁,国与国之间才能真正实现“美美与共”的和谐局面。
挥别广交会时,天公作美,雨过天晴。我望着那恢弘气派的大字,决心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本专业的专业知识,为祖国的对外贸易、对外交流贡献一份绵薄之力。(北京外国语大学李紫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