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如何从“老师相信”到“学生相信”
在高校中有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同学拿书占座会用思政课本,理由是书丢了不心疼。为上好思政课,一些高校费了不少心思,规定出了一堆,老师教课也很累,可是学生不太买账,上课的效果更是一般。
有人将此现象归为现在学生“不听话”“不够努力”。有的老师认为,思政课就是坐而论道,放一些视频,提几个问题互动就可以。殊不知,老师讲课的案例同学们都知道,甚至老师掌握的案例信息,还不如一些学生丰富。如果双方不处在同一个频率,让学生相信自己的说法就很难,老师谈何引导学生。
思政教育,摆在老师面前的问题是,如何从“自己相信”到“学生相信”。有的思政课教师,学历很高,可是自身的经历却只是“校门到校门”,还不如学生们见识广博,对于思政课老师来说,这是新挑战。现实逼着老师们要走出书本,储备更多书本之外的见识,比如参加驻村扶贫、社会调研,夯实教师的人生阅历,用接地气的方式讲述高大上的理论,这样的讲授才会有底气,才能让学生成为自己的“粉丝”。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当下课堂上的许多思政教育,只在学生意识层面起作用,很难深入潜意识层面。典型的表现就是,大道理大家都懂,但要做到却很难。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思政教育从“老师相信”到“学生相信”,就要让思政教育走出学校,走出认为思政教育只是思政课老师的事的误区,学校应该给学生供给更多课外实践的机会。在高校,不妨整合力量做大思政课程,比如,学校团委组织的学生社会实践可以邀请思政课教师参与,在思政课老师指导下,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分析社会,提升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深度。
今年暑期的采访,就遇到过一个医学类学校的支医活动,团委书记带着学生来到基层给农村群众看病,除此之外,一位思政课老师还带着学生进行调研。他们发现当地村民的常规疾病之外,有少数老人心理健康情况不佳。他们向当地政府进行报告。事后,团队的学生说,这样的思政教育很有效,不仅用了专业知识,而且在行走中更加理性地了解中国国情,还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从坐而论道到起而行之,从老师的相信到学生的相信,学校的创新做法还有很多,但不可忽略还有一个关键前提,是让学生看到思政课上说的,与老师和学校的做法是一致的,思政课的教育成果才会从本质上更巩固、更扎实。
章正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