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11月13日电 题:陪写作业是道“送命题”?“致未来亲家书”背后的教育焦虑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俞菀 顾小立
近日,打包子女陪嫁只求辅导作业的“致未来亲家书”在朋友圈迅速刷屏。网友调侃的背后,是父母们恨铁不成钢的纠结与焦虑。为啥说陪写作业是道“送命题”?头痛、咽炎、血压升高……谁陪谁知道。都说为人父母是一场修行,陪写作业不过是日常小磨难而已。面对亲子教育的普遍性焦虑,专家认为,自嘲解压未尝不可,心态淡定更为可贵。
陪写作业是道“送命题”?!
近日,一位父亲在朋友圈的发文在网络上被广为流传,“亲爱的未来亲家你好,我女儿有房有保险会游泳,年满18会配车,过年随便去哪家。结婚送车送房,包办酒席,礼金全给孩子!唯一的要求,能不能现在就接走,把作业都辅导一下,谁家的媳妇谁养!”
“致未来亲家书”短期内迅速刷屏,朋友圈开始了砸锅卖铁倒贴“甩娃”大行动。在 “甩卖女儿版本”之后,又出现了“甩卖儿子版本”……网民感慨,父母们的求生欲真的也是很强了,“双十一”促销力度这么大的吗?
有甩锅的必有接盘的。有网友发帖:“我现在只要不出差,雷打不动每晚辅导三四个小时作业。反正辅导一个跟辅导两个没啥区别,很愿意带未来儿媳一起辅导,自然很符合这位家长的要求。只有一个问题,车房能现在就送并马上过户么?”网友点评:转变思路也是很好的出路。
看似非理性的发帖和无厘头的吐槽,为啥能引得那么多人转发共鸣?记者采访发现,说起陪孩子写作业,几乎所有家长都有一段“心酸血泪史”,特别是低幼年龄层的学生家长,更是经常被孩子写作业的各种问题困扰。
网友“小七”说,“在吼娃作业这件事上,爸妈的技能几乎是满级,为什么?爱有多深,伤才有多痛啊。兔子数列搞到崩溃,语文作业写到心碎。一个小时作业,半个小时上厕所。问什么都明白,一做题错一半……”
“不写作业父(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虽然是调侃,但也道出了父母的焦虑和无奈。“你说作业有多难么,也没有。孩子笨么?怎么可能。关键就是讲了那么多遍你还做错了,这是要气死我吗?”网友“跳跳蛙”说。难怪在“有一种冷叫外婆觉得你冷”后,亲子教育圈多了一句名言,那就是“有一种痛苦叫我以为你会”。
家长心里苦,谁陪谁知道
杭州某小学5年级学生龚贺的妈妈说,“致未来亲家书”其实是家长们的一种自嘲解压。在辅导孩子作业时,很容易情绪上头,自己的压力也容易嫁接过去。事后冷静下来也知道没什么,但当时就是会很生气,谁陪谁知道。
不少家长反映,越来越多的家庭作业好像成了家长作业。低年级不能留书面作业,却有很多口头作业和隐形作业,微信家长群里要经常上传督导功课的截屏、语音,动不动要家长签字,还有的作业要使用指定新媒体软件,完成情况还有排行榜。
“学校教育教学分课内和课外,课外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作业的本质是巩固、锻炼和思考,而家长主要起到监督、配合的作用。”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周志毅说。
其实,谈起被爸妈辅导作业的经历,孩子也很郁闷。网上传播很广的一个小视频里,当被问到“用一个词形容爸妈辅导你写作业时的心情”,孩子的回答是“感伤”“凶狠”“泪流满面”……爸妈辅导作业时最常说什么话?“我以前不是教过,怎么还犯这样的错误?”“你再这样调皮,我就把你赶出家门、送警察局、关小黑屋……”
幸好大多数孩子都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其实每次妈妈辅导我作业,我心里也挺急的,我也想很快去理解,希望妈妈能不要那么急,也能更理解我一点。”一位受访孩子说。
“不要简单地批评孩子,也千万不要觉得孩子笨。”周志毅说,“我们要允许孩子犯错,哪怕是看起来很低级的错误,就像我们大人工作时也要有容错机制。关键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可持续发展的素养。”
一边静待花开,一边合理鼓励
最近,浙江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建设“清廉学校”的指导意见》,要求各级各类学校系统梳理编制“小微权力清单”,规范教育、管理、服务各个环节的标准和要求,坚决清除学生和家长有苦说不出的“心头痛”。其中就有一条明确要求坚决遏制“家长作业”和家长辅导作业负担过重的倾向。
周志毅说,明确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分工,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家长和孩子在面对作业时的双重无奈。
专家认为,尽管很多时候孩子给父母造成的只是小麻烦,但父母表现出的痛苦会在孩子心里成倍放大。如果家长一味地催促、唠叨甚至武力威逼,只会让孩子反感、害怕甚至焦虑,对做作业越来越缺乏主动性。
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团成员、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副教授沈晓琴说,如果你是情绪易激惹的父母,先处理好自己的心情,再处理事情。如果你是特别“关心”孩子的父母,对于孩子做作业这件事情要有个边界:怎么做作业,是孩子自己的事。如果你是讲求效率的父母,不要以成年人讲效率的速度感来要求孩子:设定界限,给孩子以正面的预期。
“作为父母,你应该要先问自己:你的控制欲妨碍到孩子的自主学习了吗?你对孩子的期望值是不是太高?你是否无视了孩子的兴趣点?”沈晓琴说,我们帮助、引导、陪伴孩子,其实也是在帮助自己,更是希望孩子们能够自己帮助自己。一边静待花开,一边在合理的范围内正向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