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五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学生组决赛现场,钳工选手在比赛。记者 陈凤莉/摄
这是一群与大学“失之交臂”的孩子。
他们,年龄最大的25岁,最小的16岁,大多数因为中学成绩不好,而选择走进了中职或高职,学一门技术。在第十五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学生组决赛现场,脸庞稚嫩的他们是主角。
他们,是未来的工匠,他们用机床、刀锉、电笔、键盘描画着自己的人生,也描画着比赛的答卷,在“振兴杯”的赛场上留下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年是“振兴杯”首次设立学生组比赛,一大拨儿未来工匠走进公众的视野,以全新的形象展示着自己不同于老师傅的风采。
有动摇,但也能坚持
来自河南省漯河技师学院,刚刚18岁的车工选手李子炯没想到自己能走到“振兴杯”国赛的赛场上。
作为一个曾经的学习差等生,他不敢设想就凭手上这点技术还能改变自己的人生。
事实上,2016年刚进技师学院时,他还是抱着“混三年”的态度。
有一次去车间,看到学长们在热火朝天地训练,加工出一个个漂亮的零件,他突然想:我啥时候也能成为像学长那样的人?
那是他第一次受到触动。
不过这种触动,很快就被现实的困难消磨了。
第一次上实训课,李子炯什么都不会,怎么用车床,有哪些步骤,完全没有概念。“模型我连做都做不出来,就更谈不上尺寸精度了”。
那一次,他产生了放弃的念头。不过这种念头很快就被一种成就感代替了。
那次实训课后,李子炯有意地努力去练,“犟脾气,就想一定要做出来”。
一个月后,他成功地做出了第一个零件。
2017年,一直保持着这种“犟”脾气的李子炯被老师发现了,并被选到学校训练队。那时候,他才真正体会到做钳工到底是什么感觉。
十几岁的孩子大多不识苦滋味,李子炯也是如此。
“我们这个工种真的很累很苦,训练的时候我们一直都是站着的,还不能分心,从早干到晚。”他说。
但是00后的李子炯竟然能从这种苦中品出了乐,“因为干着干着就发现自己喜欢上了,能做出那么多零件真的很有成就感。”他说,自己能干好这件事成为他坚持下去的理由。
2018年,李子炯参加中职院校的职业技能大赛河南省赛时出了事故,他的手在操作中碰伤了,血顺着手背直流,他不断地在衣服上擦拭,等到比赛结束时,他的蓝色工服上已经染上了大片血迹,把老师都吓了一跳。
“我就是不想因为受伤而放弃,想着能坚持下来就坚持。”李子炯说。
这样的经历,很多学生都有。
来自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的吴建彬曾经选择过放弃。
因为入学以后成绩还不错,他也曾被老师选入学校集训队。可是,突如其来的辛苦让他有点招架不住。
“就拿把锯子锯铁,觉得又不好玩又辛苦。”他说,一天下来,他的手都被磨出了水泡。
因为觉得“累并不快乐”,吴建彬选择了退出。
此后,他按部就班学习上课,空闲了就打打游戏。就这样“混”了一年,他感觉到了空虚。
“害怕自己真的就这样混下去,那自己以后的人生怎么办?”他心里总闪过这样的问题。
不能混了!他告诉自己。
想清楚了,他主动又找到老师,希望再次加入集训队。
“老师告诉我说,一定要把握住机会,坚持下去才能看到成绩。”吴建彬下定决心,“不能再放弃了”。
更有想法,能主动拥抱新知识
尽管在初中时是个别人眼里不折不扣的“学渣”,但在进入中职和高职以后,杨亚召却是个妥妥的学霸。
这个来自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的21岁男孩选择的是计算机专业。一开始入门时,他也觉得难,常常连最简单的编程也搞不懂,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才弄懂一门叫VB的计算机语言。
因为兴趣,他愿意去研究那些复杂枯燥的代码。因为兴趣,他也愿意在按部就班的上课之外,主动去拥抱新知识。
“计算机技术更新太快了,不学习的话就跟不上时代的大潮。”小小年纪的他,总是用这样的道理来激励自己。
为了让自己的能力提升,他在中国大学MOOC(慕课)在线学习平台上为自己报了好几门课程,算法、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这些学校课堂里学不到的知识,他都会千方百计地搜罗来学。
如果发现一本专业新书,他恨不得通宵读完。如果尝试做一个新的项目,他甚至会连着做十几二十个小时。
来自广东江门市技师学院的选手李瑞斌也常常主动去拥抱新知识。
这个18岁的男孩学的是电气自动化专业,从小他就对电器感兴趣。初中毕业,学习成绩不太好的他索性就上了中职,学了自己喜欢的专业。
“这个专业很好玩的,有时候做一些小玩具,比如电子时钟,就觉得简直太有趣了,这个专业也真的有用。”说起这些话,他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
电工行业每年都会迭代新知识,李瑞斌对每一个更新都有学习的欲望。
语言编程、工业机器人、各种型号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触摸屏技术……他都会去找来学,“网上查资料,买书”。
在广东江门市技师学院老师黄健球的印象里,“现在的学生们不仅是单纯地认真听老师讲课,他们会因为兴趣而主动去获取别的知识,也会因为自己所学‘挑战’老师的权威”。
黄健球把这叫做“创新意识”。
在他的课上,也常常会有学生“不听话”,老师说可以这样做,他偏偏要那样做,而且还能做得通。而这种情况在几年前几乎是没有的。
“比如设计路口两个红绿灯的程序,正常情况下老师会教一个一个设计,先红灯再黄灯再绿灯,然后再下一组的红灯黄灯绿灯,但有的学生就会提出是不是可以一下设计一组,然后再接着一组。”黄健球从不去约束学生们的想法,在他看来,学生有主动冲破惯性思维的意识,这是件好事。
技术让他们找到人生方向
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甚至更晚,都在和钳工专业知识较劲,这是孙延飞每天的学习训练状态。很累,但他喜欢这种有技术的挑战。
“有时候也会心情烦躁,但是想到能够通过参赛为自己、为学校争光,心情就会好一些。”来自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的孙延飞曾参加过一些学校级的比赛。他觉得,通过这样一次次的比赛,不仅让他的专注度提升了,也获得了不少平时课堂里没有的知识和锻炼。
他说,平时上课会接触识图,老师会分析、讲解加工步骤,可是到了赛场,这些就都得靠自己。
刚入学的时候,孙延飞手上磨了不少泡。爸爸鼓励他,“累是肯定的,吃点儿苦没什么,这些对以后上岗工作都是积累”。
在一次次的训练和比赛中,他找到了成就感:因为他可以清清楚楚看到自己的成绩。
有时候,完成一小步,得到老师的肯定,也会让自己信心提升不少。
他还记得,大概入学半年的时候,自己做了个锤子,家长会的时候老师当着全班同学和家长的面展示,“那一刻,觉得挺自豪的。”
第一次参加全国性比赛,孙延飞格外重视。
开始训练的时候,要花一天多时间才能完成题库中的要求,精度掌握得也不是很好,他就不断向老师请教:用什么步骤可以加快速度,什么方法可以提高精度……每一次尝试他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
十几天高强度训练过去了,孙延飞的效率提高了不少。
“工匠精神讲究精益求精,我觉得自己也应该在精益求精的路上不断努力。”孙延飞说。
在北京轻工技师学院,赵天裕已经学习了5年电气自动化安装与维修。
“从初中开始,我学习文化知识就比较吃力。”当时,在老师的建议下,赵天裕早早踏入了技工学校。
在技工学校的学习并不比普通高中轻松。
刚开始的时候他的基本功不扎实,线总是扎到手,一种挫败感油然而生。但是当自己能够拧出完美的线时,他感受到之前在中学从没有过的成就感。
“学校鼓励大家自己创新作业,比如可以自己焊接一个小玩具。”赵天裕说,这种自己选择主题发挥创造力的小作业,比程式化的学习任务好很多,大家也更有兴趣去探索了。
入学第二年的时候,他花一个星期时间,用单股铜线焊接了一个小的汽车框架,还特意在车上加了飘带,写上班级名称。
后来,学校老师在网上买了教学用具,大家投入一个月时间用led灯码起来焊接了一个灯塔。看着自己动手完成的漂亮灯塔,赵天裕忍不住在微信朋友圈进行了分享。
“有兴趣学着就不那么累了,而且这种创意作业不在考试之内,更容易接受,对自己的技术、自信心都有很大提升。”赵天裕说。
在参加这次大赛之前,赵天裕也参加过北京市的不少比赛,在一次双人团体比赛中,他和同学拿到了第一名。还有一次,作为唯一一名学生参赛选手,他获得了北京市第八名。
在北京轻工技师学院这5年,赵天裕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
他坦言,上初中的时候自己成绩不好,老师讲课他不想听,后来上了这个学校,发现专业实用性很强,感觉自己认真学完全可以学好。一次次实物制作让他的自信心不断提升,如今,他已经是学校排在前几名的学生,到北京大兴机场去参加顶岗实习了。
明年就可以考技师资格证的他觉得,自己的目标更明确了。“习近平总书记讲‘大国工匠’,之前觉得这个距离自己很远,但是我愿意在专业领域中朝着顶峰不断攀登。”赵天裕计划着,毕业后边工作边读个本科,让自己全面提升。(记者陈凤莉 杜沂蒙)